近日,在淅川县香花镇柴沟村,贫困户李荣建正在田地里忙碌着。
“今年,俺种有西瓜、花生、核桃,总共六七十亩地,去年挣了不少钱。俺也要争做柴沟脱贫致富带头人呢!”60多岁的李荣建兴奋地说。
柴沟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青春告诉记者,以前李荣建守着3亩薄田艰辛度日,精气神和现在大不相同。
扶贫先扶志,贫困户有了内生动力,才能彻底拔掉穷根。李荣建的转变折射出淅川县“精神扶贫”工程的成效。
淅川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既是山区县,也是库区、移民大县,目前仍有贫困人口6万多人,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部分群众进取意识不强、脱贫动力不足,直接影响扶贫工作成效。
针对“思想贫困”严重这一情况,淅川在做好产业扶贫、转移就业、社会帮扶等工作同时,从“精神扶贫”领域入手,千方百计激活群众内生动力。
淅川县去年以“弘扬移民精神、弘扬好家风家训,争做最美淅川人”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全县499个行政村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淅川人等评选活动,选树一批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典型,用身边人引领教育身边人。
柴沟村山高路险、资源匮乏,扶贫攻坚难度很大,全村820人,贫困人口就达300人,许多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柴沟村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情况,在村里开展了“争做柴沟文明人,争做柴沟脱贫致富带头人”活动,从村里评选出30个勤俭持家、自立自强、脱贫致富模范带头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许多贫困户像李荣建一样渐渐开始了转变,33户贫困户发展了种植养殖项目。柴沟村的万亩有机林果采摘园也已初具规模,拉开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大幕。
淅川县还在各乡镇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农家书屋,引导群众自我充电。开展“文化扶贫进乡村”活动,由县曲剧团创作小品、戏剧,进村巡演,送上精神大餐。对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多次在县城及各乡镇开设技能培训班,组织专家、致富能手进村入户现场教学。
甩掉“等靠要”,扶起精气神,“精神扶贫”激发了淅川贫困户锐意进取的斗志,充分挖掘出山乡田野里的潜在动力。西簧乡梅池村变化喜人,40户贫困户积极行动起来,发展香菇产业,梅池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十里香菇长廊”。(通讯员:石雪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