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资讯>正文

医生开诊所热潮下,社区服务中心该如何调整或转型

时间:2019-06-17 16:19:04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在于近日举行的“北京家庭医生大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直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诊所的功能定位都是为辖区居民提供全科医疗以及公共卫生等服务,“大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集中在基层,其服务通常更获患者青睐,这其实也是在倒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提高其医疗服务质量与运行效率。”

新形势下,传统的家庭医生服务正在面临挑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型,同样在引领家庭医生完成角色转变。

新挑战

作为一名“老全科”,梁万年对当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一番“体检”。

过去,百姓对好医生的标准是能够治疗疾病,对好医院的标准是“大、全、强”。如今,百姓不仅希望医生能够治好疾病,还希望医生能够让自己少生病、不生病;对于好医院的标准,也不仅是能够提供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能够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对于全科医生而言,其服务模式同样亟待转型。

过去,医生以治疗疾病为中心,如今正在向“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导向”的现代医疗模式转变。全科医生提供的全科医疗便是这一转型的代表。梁万年认为,全科医生不仅是一种行医模式,更要将其提供的全科医疗服务与大健康理念结合起来,将患者看作完整的个体,在关注疾病的同时,更注意患者的家庭环境、生活状态、心理变化等。

在基层医改中,国家通过医联体建设让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成为“一家人”,在管理体制、医保支付、绩效考评等方面打破了过去单个医疗机构各自为政的状况。过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一个独立法人机构独立运行,如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能处于一个医疗集团内。“对于社区医生而言,这便是机遇。”梁万年说。

迎转型

大环境倒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上转型之路,在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司副巡视员刘利群看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还需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刘利群的建议是,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在改善服务环境上下功夫。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言,专科医生与专科医疗服务便是其核心竞争力,要实现全人群管理,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服务。

此外,在服务功能上,刘利群建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可以制定一些清单,例如公卫清单、药品清单等。

刘利群透露,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司2019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制定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评价指南。“未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有自己的评价体系。”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型,带动了全科医生角色转变。

梁万年认为,全科医生具备专科医生所没有的核心竞争力:全科医生的诊疗对象是全人群,服务范围广;其服务模式是全科医疗模式,除了需要具备专科医生的生物学医疗能力,还要能够提供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服务。“但全科医生还没有将核心竞争力发挥出来。”

梁万年建议,全科医生在转型过程中,要更注重全科医疗模式的建立。一方面,要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还需关注患者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将家庭作为一个管理单元,例如北京市的家庭保健员模式便是这方面很好的诠释。

 北京市卫健委主任雷海潮的想法与梁万年不谋而合。雷海潮建议,连续性服务的另一体现是帮助患者实现就医流程无缝衔接,例如家庭医生帮助患者分析就诊科室与就诊专业。“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应该形成一个T字型的结构,全科医生的角色是上面一横的功能,提供全方面的诊疗服务;专科医生负责在某一个点上提供有深度的服务,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梁万年强调,全科医生不是万能的,全科医疗模式需要团队作战,但全科医生要成为一个团队的核心。在一方面,北京市西城区已经有所探索。

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发展家庭医生工作室模式。据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陈硕告诉健康界,其所在的医生团队不仅包括全科医生,还包括中医医生、防保医生、精防医生、健康管理师、社区护士。此外,每个医生工作室还会与一位来自三甲医院的专科医生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强配套

正如梁万年所言,全科医生转型是否成功,与配套政策是否完善密切相关。目前,全科医生考核激励与约束机制还有待完善,例如全科医生主要工作是提供医疗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但辖区人口健康状况还没有与全科医生考核挂钩,这样,全科医生便很难将自己看作是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在这方面,天津市的经验或值得借鉴。

天津市社区卫生协会会长窦双祥表示,天津市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第一步是建设顶层设计,完善激励政策,“这是鼓励家庭医生参与其中的制度基础。”据窦双祥介绍,天津市首先出台了签约服务费、签约绩效考核、医保支持举措、双向转诊等方面的政策。

此外,天津市还建立了各种标准与规范,保障签约工作顺利落地。例如签约服务工作标准、家庭医生工作室基本标准、基层常用设备配置标准、家庭病床服务规范、签约协议范本等。同时,天津市财政给每个医生工作室拨款50万元用于硬件建设。

在业内人士看来,各种配套政策中,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与激励政策是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同样是引领家庭医生转型的指挥棒。雷海潮表示,北京市正在研究签约经费支持、人员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政策。

尽管还走在转型路上,但家庭医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变,正带动医疗服务模式转型。雷海潮带来的一组调查数据足以证明。

近期,北京市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北京市基层卫生服务进行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居民在选择就诊机构之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经成为其首选,北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达90%。

目前,北京转诊患者中30%是通过家庭医生帮助其转诊到上级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家庭医生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的地位正逐渐提升。”雷海潮说。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