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食药安全>正文

国家市场监管局局长:优化审评,加快创新器械批准上市!

时间:2018-07-09 17:27:38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进一步深化产品准入制度改革。报请国务院审议下发《关于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决定》,取消14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将4类产品管理权限下放到省级部门。扩大简化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进一步压缩取证时间。落实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改革各项举措,进一步压缩强制性产品认证周期。深化特种设备许可改革,生产许可和作业人员资格项目精简合并50%以上。推进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制度改革,动态调整强检目录。推进食品生产许可和食品经营许可制度改革,大力推行电子化、网络化审批。

3.进一步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特殊食品审评审批改革。优化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推进临床试验改革,实施优先审评审批,加快推进创新药和临床急需药品上市。对治疗罕见病以及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进口药品简化上市审评程序和要求,有序加快境外已上市新药在境内上市审批。优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加快创新医疗器械、临床急需医疗器械批准上市。优化特殊食品注册审批流程,加快推进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

4.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注册便利化改革。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审查工作中的应用,加快智能审查系统开发与完善,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年底前实现向全社会公开商标数据库,商标注册审查周期缩短至6个月。加强知识产权审查机构建设。

(二)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强化竞争政策在国家经济政策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健全竞争政策体系,加大竞争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1.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认真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及实施细则,督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审查机制,夯实审查责任。坚持清理存量与规范增量并重,提高公平竞争审查的质量和实效。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第三方评估、适用例外规定等方面的配套规则。将行政垄断案件查办作为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地的重要抓手,依法制止和纠正各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2.强化反垄断执法。以反垄断执法机构整合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优化执法机制,查处重大典型的垄断案件。开展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滥收费用、强迫交易、搭售商品、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强化经营者集中全链条反垄断监管,依法做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工作,继续加大未依法申报案件查处力度和附条件案件监督执行力度。全面加强反垄断制度建设,研究制定相关反垄断指南,开展《反垄断法》实施十周年等竞争宣传倡导活动。

3.加大价格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以涉企、殡葬、教育收费为重点,深入整治违法违规价费行为。围绕药品、商品房销售市场等重点领域,节假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严厉打击混淆仿冒、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继续强化直销监管和打击传销工作。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健全保护中心运行与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机制,提升企业海外维权能力。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查处制假源头、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违法行为。

(三)坚守质量安全底线,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牢固树立消费者至上的理念,坚持严字当头,加强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安全风险的底线,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1.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推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持续加大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力度,重点加强对婴幼儿食品安全、校园食品安全、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深入推进食品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强化对重点食品的监督抽检,对重点问题的风险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检和不合格食品处置结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督查考核,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开展药品“净网2018”专项行动。强化执业药师使用和管理。

2.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危险化学品等高风险重点工业品,强化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对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强化监督抽查、证后监管、召回等措施,完成153种1.8万批次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15万批次的地方监督抽查。对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强化产品质量全流程监管,对不合格产品,一经发现、全部下架。

3.加强消费领域市场监管。深入开展2018网剑行动,督促平台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加快升级建设全国网络交易监管技术系统。强化重点领域合同格式条款整治规范。做好动产抵押登记工作。持续推进广告战略实施,强化广告导向监管,加大医疗、药品、食品、保健食品、金融投资等领域执法办案和督办力度。深入推进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

4.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加大对生产单位证后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型式试验一致性核查。建立电梯、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特种设备质量追溯体系。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及时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全面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改革,建立维保、检验和事故等信息公示机制。

5.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开展打假工作,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效。狠抓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专项执法打假,督办和集中公布一批大案要案,聚焦“双十一”等重要时点,加强电商产品执法打假。加大督察督办力度,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联合打假,让假冒伪劣得到有效遏制。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开展消费投诉公示工作,推进消费环境社会共治。引导电商平台、大型商场、超市等建立赔偿先付制度,监督经营者全面落实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推进线下无理由退货工作。逐步整合12315、12365、12331、12330、12358等投诉平台,为百姓提供便捷高效的投诉服务。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