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国家第三批抗癌药医保谈判结果落地,17种重磅抗癌药物纳入医保的通知在中国政府网正式挂出,谈判成功的医保支付价格同时公布。
至此,2018年抗癌药谈判结果尘埃落定。
此次第三批谈判落定结果,对于癌症患者和药企来说,都是好消息!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本次纳入药品目录的17个药品均为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参保人员需求迫切的肿瘤治疗药品,其中有10种药品为2017年之后上市的新药,平均降幅达56.7%,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平均低36%。
在迫不及待分享这个喜讯的同时,我们也和大家一样很想知道:这17种有幸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抗癌药,为何是它们?
腾讯医典作为腾讯打造的首款“百科全书式”的医学科普产品,拥有海量医学和药品知识信息,我们将此次纳入医保的17种抗肿瘤药分了三类:肺癌药物、血液肿瘤药物、实体瘤药物,结合医典原创内容和大家聊一聊这些药物的在各自“战场”上的成就。
1、肺癌药新军入围混战
5个药品纳入医保
首先,必须要介绍一下两款针对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敏感突变的药物: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
阿法替尼
2017年2月,阿法替尼被原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批准在我国上市。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曾这样评价阿法替尼:“选择靶向药物像配钥匙,第一代药物与受体结合可逆,也就是钥匙逐渐出现松动,而阿法替尼是不可逆结合,让肿瘤无进展生存期延长,好比篮球比赛中上半场打成平手,下半场阿法替尼赢了20分。”[
但需要注意的是,阿法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皮疹[1]和甲沟炎,其他不良事件包括痤疮和口腔炎、黏膜炎等,它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比一代药物更高。
奥希替尼
新药研发竞争激烈,好比一条赛道上比拼速度,奥希替尼的出现,可谓是后来者居上。
2017年3月,奥希替尼也顺利获CDFA审批在我国上市[4],我国2018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肺癌指南中,也将奥希替尼作为了EGFR突变阳性NSCLC一线治疗策略之一。它的最大优势是,能克服以 EGFR T790M 突变为代表的第一代/二代 EGFR TKI 耐药。同时临床研究也证实了对发生脑转移患者的疗效确切。
2018年4月18日,美国FDA正式批准奥希替尼用于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转移性NSCLC患者。
扩展阅读丨奥希替尼:克服 EGFR 耐药突变的第三代靶向药
接下来,是两款针对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克唑替尼和塞瑞替尼。
克唑替尼
研究发现,NSCLC患者中约有2%~5%会出现ALK重排,其中以棘皮微管类蛋白-4(EML-4)-ALK融合基因最常见[9]。本来,编码ALK和EML-4基因相安无事地住在2号染色体上,但有些编码ALK的基因断裂成两截,一截“掉头”插入到EML-4基因位置,一截留在原位。EML-4基因见自己位置被占领,也调转方向填入ALK基因空缺部位,最后形成了一个“怪咖”蛋白“EML-4-ALK”,它使得细胞增殖过度引起肿瘤。
2013年,克唑替尼在我国上市,目前我国指南推荐ALK阳性伴脑转移的晚期 NSCLC 患者,一线或二线首选克唑替尼靶向治疗。
扩展阅读丨克唑替尼:靶向ALK/ROS-1融合基因的年轻“老药”
塞瑞替尼
虽然克唑替尼为ALK基因突变肺癌患者提供了新选择,但耐药仍是难以回避的问题,一旦出现耐药,患者预期治疗效果大大降低。
于是,塞瑞替尼应运而生了。2014年,塞瑞替尼基于一项临床实验中优异表现,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上市。2018年,第二代ALK抑制剂塞瑞替尼在我国上市,不仅降低了耐药性,可有效通过血脑屏障,还对多个肺癌突变靶点有效。综合看来,它都优于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业界评价塞瑞替尼是克唑替尼失效后的“超级替补”。
2017年,塞瑞替尼的扩大适应证申请获FDA批准,成功晋级,成为ALK阳性的转移性NSCLC 患者的一线治疗,特别是对于发生脑转移的ALK阳性NSCLC有效率达到70%以上[11]。
扩展阅读丨塞瑞替尼:优于克唑替尼的 “超级替补”
安罗替尼
然后介绍一下这次17款纳入医保抗癌药中唯一一款国产新药安罗替尼。这是一款中国自研的多靶点晚期非小细胞药物,在2018年5月9日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无效或失败的NSCLC患者的三线治疗。
安罗替尼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不仅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毒副作用少,不良反应可控,为既往至少接受过二线治疗后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虽然目前安罗替尼适应症仅有晚期NSCLC的三线治疗,但基于它多靶点的特征以及表现出的疗效和安全性,现已逐渐在小细胞肺癌及其他类型肿瘤中开展了相关临床研究。
扩展阅读丨安罗替尼:中国自研的多靶点晚期NSCLC三线药物
2、实体瘤好药选择更多,
7款抗癌药入选医保
首先来看看针对结直肠癌的靶向药。
西妥昔单抗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也是靶向作用于EGFR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单抗类药物的“开山始祖”。由于分子量过大,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2004 年,FDA批准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用于 EGFR 表达阳性、伊立替康治疗失败或耐药的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或单药治疗用于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的二线治疗。2006 年,西妥昔单抗也进入了中国市场。
但是,西妥昔单抗这类针对EGFR的靶向药也有弱点——它们只对 RAS 基因野生型(无RAS基因突变)的患者有效。如果是 RAS 基因突变型,癌细胞能够逃脱 EGFR的限制,这种情况下,西妥昔单抗就“鞭长莫及”了。
所以使用西妥昔单抗前,一定要进行全 RAS 家族检测。
扩展阅读丨西妥昔单抗: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抗 EGFR 靶向药
瑞戈非尼
而瑞戈非尼属于新一代多靶点抑制剂,可以抑制 RAF、KIT、RET、PDGFR、VEGFR1 和 TIE2 等信号通路,全方位围堵癌细胞[。
靶点多是一大优势,但同时也失去了高特异性。就像铁人三项选手,虽然全面发展,但未必能拿到单项的冠军。
不过,对于其他治疗失败的结直肠癌和肝癌,它仍然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堪称多线治疗的一道曙光,对 KRAS 突变型患者依然有效。
2017 年 3 月,瑞戈非尼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和胃肠间质瘤;同年12月,批准其扩大适应症,用于晚期肝癌的二线治疗。
扩展阅读丨最晚期结直肠癌的一道曙光——瑞戈非尼
扩展阅读丨瑞戈非尼在美国正式获批,用于晚期肝癌的二线治疗
再看看针对黑色素瘤的靶向药
维莫非尼
维莫非尼是一种小分子选择性 BRAF V600E 激酶抑制剂,被批准用于BRAF V600突变阳性、无法手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2017年7月也获批登录中国。
此外,它在恶性程度较高的BRAF突变的结直肠癌方面也小有成就,但该适应症尚未获批[15]。
扩展阅读丨维莫非尼可用于转移性结肠癌的三线治疗
接下来是肾癌。
阿昔替尼
阿昔替尼是第二代多靶点抗血管生成靶向药,主要靶点是VEGFR基因。舒尼替尼和培唑帕尼也都是抗血管生成的多靶点型靶向药,主要靶点VEGFR和PDGFR。
为什么抗血管生成的药可以对付肿瘤呢?
我们知道,癌细胞最喜欢在自家周围“修建”很多新血管,给自己提供更多养料,所以很多抗癌药物都是抑制血管生成的。主要靶点就是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它的受体VEGFR。
这些药就像专抓违建施工的“城管”,阻止它们继续修路,让癌细胞活活“饿死”,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由于肾癌对新血管特别依赖,所以肾癌的这几种靶向药都是抑制血管生成的。
在这几种药里,培唑帕尼和舒尼替尼都属于肾癌的一线治疗药物,疗效不相上下,但培唑帕尼的副作用更少。
而阿昔替尼则用于肾癌的二线治疗,对经细胞因子疗法一线治疗的患者效果尤佳。
奥曲肽微球
这个药是人体生长抑素的类似物,虽然没有直接杀灭癌细胞的能力,但它能抑制胃肠胰分泌肿瘤分泌出的各种激素(如胃酸、胰酶、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等),缓解激素升高引起的各种症状,在某些情况下还真可能救命。
把这个药做成微球的形式,可以显著延长奥曲肽在体内的停留的时间,给药次数大大减少,一个月打一针即可。
不过,剂型技术的高超也注定了价格的昂贵,进医保之前是1万块一支,降价以后,患者每月能减轻好几千元的负担。
3、血液肿瘤新药不断,
有5大药物进医保
本次新入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的抗癌药名单中,阿扎胞苷、尼洛替尼、伊沙佐米、培门冬酶、伊布替尼共5种药物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为主要治疗对象。其中阿扎胞苷和培门冬酶归属于化疗药,另外三种是作用机制各有不同的靶向药。
先说说两款化疗药物,阿扎胞苷和培门冬酶。
阿扎胞苷
阿扎胞苷,与人体重要遗传物质DNA中的胞嘧啶结构很像,当癌细胞复制增殖的时候,该药可以充当“假”胞嘧啶参与DNA合成,但不能发挥正常功能,进而破坏癌细胞工作,引起癌细胞死亡。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月,维达莎才刚刚在国内上市,短短9个月后就纳入国家医保名单。
培门冬酶
培门冬酶也叫脂质体门冬酰胺酶,抗肿瘤机制通俗地说也是让癌细胞“饥饿致死”。它是一款经过改良的抗癌药,与“前辈”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一脉相承,但副作用更小。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癌细胞的各种破坏活动都需要蛋白质的支持,其中门冬酰胺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之一。培门冬酶可以耗竭血液中的门冬酰胺,使癌细胞长期“饥饿”,最终死亡[。
伊沙佐米
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排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目前仍然很难彻底治愈。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平时会产生大量的异常蛋白,如果想活的好则需要“蛋白酶体”来清除。如果用药物抑制“蛋白酶体”的功能,可使肿瘤细胞内“垃圾”蛋白越积越多,最后崩溃死亡。
因此,蛋白酶体抑制剂出现了,伊沙佐米[20]是高选择性口服靶向药,被批准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作为首个全口服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已接受过至少一种既往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
尼洛替尼
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将白血病靶向药伊马替尼推向风口浪尖,这次进入医保的尼洛替尼正是伊马替尼的“升级版”,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的BCR-ABL激酶活性选择性和异质性都更强。作为“升级版”靶向药,对于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慢粒白血病,尼洛替尼可以使部分晚期患者得到进一步的缓解,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伊布替尼
这次进入第三批国家医保目录的一款重磅药,一定要提到伊布替尼,它是全球首个上市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成为血液肿瘤中“革命性”突破。正常的B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卫士,对抗外来细菌、病毒感染。
而一旦B细胞被“策反”恶变疯狂生长,就会破坏正常的组织和器官。BTK是与B细胞相关的一个重要蛋白,有些血液肿瘤高度依赖BTK,伊布替尼等靶向药物可以选择性地阻断BTK给癌细胞的刺激信号,促使癌细胞死亡。
很多人说,电影《我不是药神》救了一群人。但其实,早在今年的4月和6月,李克强总理就两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
国家医保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要工作是争取早日让群众尽早能买到降价后的抗癌药,包括各省招标平台的公开挂网、医疗机构的采购、临床医生的使用等,让谈判成果社会效益最大化、让广大参保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医保改革的红利。
可以期待,在国家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未来癌症家庭为抗癌好药、新药买不起发愁的事儿会越来越少,以后也再不需要大费周章拜托“药神”去国外代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