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8日,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哈佛大学等学者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Lancet 在线发表题为“10 years of health-care reform in China: progress and gaps in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综述文章,该综述谈到:从2008年到2017年,中国政府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政府支出(GHE)从3590亿美元增加到1.52万亿美元。这意味着GHE在政府总支出中所占份额从2008年的5·7%上升到2017年的7·5%,在总国内生产总值(GDP)中从1·1%上升到1·8%。 在2013年,保险覆盖率也达到了中国人口的95%以上,并且自此保持了稳定。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在改善平等获得医疗服务和加强金融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但是,在护理质量,非传染性疾病(NCDs)控制,分娩效率,卫生支出控制和公众满意度方面仍存在差距。为了满足面临日益增加的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需求,该综述建议利用战略性采购,信息技术和本地试点,通过调整激励机制和治理方式,建立基于初级卫生保健(PHC)的综合服务体系:提高PHC提供者的质量,并向公众宣传预防和健康维护的价值。
Lancet杂志社发表了题为“China's health-care reform: an independent evaluation”的EDITORIAL文章,该文章系统盘点了这篇综述,另外还谈到4点:首先,应该改变中国目前的医学教育体系;其次,中国的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策略需要加强;第三,在中国建立基于PHC的集成系统;第四,在医疗改革中应解决被忽视的罕见病领域。
北京协和医学院王辰院士团队在Lancet 发表题为“China's new 4 + 4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me”的评论文章,该评论文章支持一流医科学生的“ 4 + 4”医学教育模式(4年制学士学位加4年医学院课程),该模式于2018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始试点,该计划将提供高质量的培训,以满足公众对医疗保健服务日益高涨的期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新华等人在Lancet 发表题为“Healthy China 2030: an opportunity for tobacco control”的评论文章,该评论文章提到中国在控烟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成年人总体吸烟率下降了1·5个百分点。乐观的最大迹象是“健康中国2030年倡议和行动计划”的推出,该倡议通过多部门方法解决了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因素,目标是到2030年将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0%。鉴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卷烟生产商,而且成年人的总体吸烟率一直在缓慢提高,因此烟草控制在烟草控制方面是很重要的。
北京大学詹启敏院士团队在Lancet 发表题为“Bridging the GP gap: nurse practitioners in China”的评论文章,该评论指出由于中国缺乏合格的全科医生,因此初级卫生保健系统一直无法进行改革。评论认为,护士是一种被忽视的人力资源, 制定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将有助于解决健康改革的一些障碍。但是,由于职业中期的护士不能轻易地转移到偏远的农村地区,因此,将经验丰富的医院护士转移到初级保健中来补充全科医生,这通常适用于城市环境。
北京协和医学院赵玉沛院士团队在Lancet 发表题为“Orphan drug development in China: progress and challenges”的评论文章,该评论描述了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孤儿药物的挑战,这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大问题,因为医疗保险只涵盖53种罕见病中的29种(54·7%),而只有少数几种孤儿药物是在中国可用。作者呼吁为中国的孤儿药使用提供可靠,有力的财务和监管支持。
2009年4月,中国公布了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医疗改革计划,该计划承诺到2020年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的基本医疗服务,并提供合理的质量和充足的金融风险保护。在个人有能力支付确定的医疗保健费用的二十年中,2009年的改革优先考虑了公平。
这项改革是对公众普遍不满的一种回应,因为公众对卫生保健的有限获取和昂贵的费用不满,这常常导致灾难性的卫生支出(在中国通常被称为看病难,看病贵)和贫困。经常提到的导致卫生系统故障的原因是政府资金不足和医疗保险覆盖率不足。
因此,政府向医疗保健领域注入了巨额资金:从2008年到2017年,政府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政府支出(GHE)从3590亿美元增加到1.52万亿美元。这意味着GHE在政府总支出中所占份额从2008年的5·7%上升到2017年的7·5%,在总国内生产总值(GDP)中从1·1%上升到1·8%。
在2013年,保险覆盖率也达到了中国人口的95%以上,并且自此保持了稳定。自改革实施以来已经过去了10年,政府的投资是否为其人民带来了相称的利益?是否实现了既定的目标-获得具有财务风险保护的优质医疗保健的平等机会?该综述旨在回答这些问题:首先描述和分析中国的医疗改革战略,然后评估是否实现了改革目标的证据,以政策建议和经验教训为结尾。
改革的第一阶段(2009-11年)强调扩大所有人的社会健康保险覆盖面并加强基础设施;第二阶段(从2012年开始)优先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体系:(1)对公立医院进行系统性改革,取消药品销售的加价幅度,调整费用表,并改革医疗提供者的支付和治理结构; (2)全面改革以医院为中心和以治疗为基础的交付系统。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在改善平等获得医疗服务和加强金融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但是,在护理质量,非传染性疾病(NCDs)控制,分娩效率,卫生支出控制和公众满意度方面仍存在差距。
为了满足面临日益增加的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需求,Winnie Yip等人建议利用战略性采购,信息技术和本地试点,通过调整激励机制和治理方式,建立基于初级卫生保健(PHC)的综合服务体系:提高PHC提供者的质量,并向公众宣传预防和健康维护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