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到2017年初,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年近七旬的王婆婆自己都说不清跑了多少趟。在王婆婆的背包里,装着一大摞材料,她要到有关部门“讨说法”。可是,事不如愿,跑了多年,事情也没解决。今年2月,王婆婆要解决的问题出现转机——村里来了社区律师。
湖北汉武律师事务所律师余钢接待了王婆婆之后,才知道她“折腾”的前因后果。原来,王婆婆兄妹3人有农村住宅用房2000余平方米,都在一个户头上,30多人的一个大家庭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2011年,城中村改造,王婆婆的房子被推倒了。由此,王婆婆便开始了漫漫信访路……
时间久远,律师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真相。王婆婆上访的理由是她的面积计算少了,楼道、阳台没计算到面积里去,她要求差的面积要补,子女要安排工作,孙子要安排上好学校……
针对王婆婆多要面积、多要补偿金,甚至要解决子女工作、孙子上好学校的不合理要求,余律师苦口婆心地向她宣讲法律、法规,逐条逐款给其亲属讲解法律条文,不懂之处,给她解释,做思想工作,使她慢慢解开了心结。
之后,律师又多次找村委会干部宣传法律,指出村委会在作出决定过程中存在的瑕疵,比如阳台计不计算面积的细节问题尚未商量好就将当事人的房子拆了显然失当,并提出应当合理补偿王婆婆的根据和理由。从今年2月到6月,村委会与王婆婆一家人多次协商,最终双方签订由律师起草的《拆迁补偿协议》,双方握手言和。
2012年,湖北省武汉市政府斥资为市民购买法律服务,向1193个社区派驻律师,今年更是进了村(队)。高档写字楼里的律师出现在街头里弄、田间地头,举牌喊冤、堵政府大门、堵路等现象悄然消失。免费的法律援助,使社区律师与市民有了深度的融合,促进了信访案件的有效化解。
“一般矛盾及时化解不转为信访问题,初信初访依法化解不转为积案,疑难问题妥善化解实现案结事了。社区律师在社会转型和矛盾凸显期的巨大作用得到彰显。”武汉市司法局局长关太兵说。
据统计,武汉市社区律师工作开展5年来,化解矛盾数万起,其中1900余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被成功导入司法程序。仅今年上半年,社区律师就参与涉法信访案件化解593件次,为社区、行政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85675人次,提供法律意见书147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