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频道 > 中国公安>正文

河南淮滨:一张特殊的“临时身份证”

时间:2024-07-11 10:04:52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一位社区民警,在深入社区走访中了解到一名外省流浪到辖区生活多年的男子,在关心他生活的同时,从公安机关社会稳定出发,对他的基本情况进行逐一了解,同时从他个人的年纪、身体等情况出发,对其进行了返乡劝解。在返乡前的乘车中,民警联系民政部门,为其解决救助款;又联系铁路公安部门购买火车票。

为了让其顺利还乡,社区民警还出具了一张别具匠心的证明信。内容包括本人基本情况、照片、与派出所民警合影照、民警、铁路民警联系电话等。当大家看到这张证明信后,无不为之感慨,这就是一张现代版的“临时身份证”。这不仅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续写,也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庄严承诺。

一张A4纸,上面有被出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以及个人的基本情况介绍。同时有所乘列车的时间、车次、目的地、中转站……另有火车站派出所、暂住地派出所民警的手机号。除此之外,这张纸上还有当事人的照片、当事人与民警在派出所背景墙的合影照,最后才是派出所公章。

这张考虑十分周全别具匠心的证明信,它的“创意者”是河南省淮滨县公安局王店派出所桃园社区民警姜峰。

今年4月初,淮滨县公安局王店派出所桃园社区民警姜峰在走访中,发现一名在王店乡流浪多年的男子。经交谈得知,这名男子叫张某永,家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一乡村。大约在2005年左右,张某永从家乡一路南行,无目的流浪来到了王店乡。

当时,张某永在王店乡赵寨村搭了一个简易棚住下了,乡亲们见村里来了一个壮劳力,于是有农活时便让他帮忙干些农活,管他饭吃。后一村民养殖鸭子,见这个外来的年轻人憨厚老实,就让他帮忙养鸭子,并管吃管住,这样就解决了他的生活问题。前些年,村干部发现了这个“流浪汉”,也向他了解了情况,他说家里父母都不在了,只有姐弟,由于家里很穷加上他耳朵又有点背,干不了啥事,于是就只身南行,想找个能够生活的地方。在王店乡多年,由于没有身份证明,他寸步难行,就这样,一直留在这里。

自从接触张某永后,社区民警姜峰始终将这名“流浪汉” 的事放在心上。姜峰从治安管理、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出发,试着与他进行交谈,了解他的思想动态情况。交谈时,姜峰告诉张某永:“考虑到你的年纪越来越大,耳朵背又有病,这些年你就没想过回家吗?再者说,你籍贯是黑龙江,什么证明都没有,在这里也办不了身份证,将来等年纪再大一点,你可能连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是不是考虑一下回家的事?趁你现在年龄还不算太大,回家后,起码还有姐弟关心你。”“回家,咋回?我一没有身份证、二也没有钱。”此时,张某永一脸的疑惑。见他有了回家的想法,姜峰当即告诉他:“这些都不是问题,钱,我们可与民政部门商议。购票,我们可与铁路公安部门联系。”

就这样,在确认张某永愿意返家后,2024年4月25日,姜峰帮其从民政部门领到了社会救助款,思前想后,又给他出具了一张比较详细周全的证明信。随后带他来到淮滨站,经与铁路公安协商,购买了淮滨到黑龙江的火车票以及途中转车的票,在铁路公安与当次列车乘警的共同协助下,张某永得以顺利乘车。为了确保他顺利返乡,社区民警姜峰还在出具的证明信上作了情况说明,并把自己的电话附上,请求沿途公安机关对张某永提供帮助。

尽管考虑的这样周全,在张某永返乡途中,仍不时有公安机关打来电话核实其情况,姜峰也都一一认真的做出详细回复。

6月30日上午,时隔两个多月,张某永终于从黑龙江打来了报平安的电话。此时,社区民警姜峰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下来。(王长江 姜蕾蕾 张倩)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