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各地新闻>正文

消失的“铁三脚”——马关县大丫口村瑶族群众脱贫侧记

时间:2019-12-13 16:45:17    来源:中报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周佳隆 曾跃芳 江华剑)“汉族占街头,壮族占水头,苗族占山头,瑶族占箐头。”自古以来,马关县瑶族人民都喜欢在深山老箐或者沟谷雨林里居住。这些地区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地肥田腴野禽繁多,一代又一代瑶族人民在此开荒种地修渠盘田,养育儿女繁衍生息。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在这里的瑶族群众却仍然沿袭着随林取木、随山割草的游民生活,直到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

(瑶族群众曾经的家什铁三脚)
“铁三脚”下的“人间烟火”
马关县蔑厂乡大丫口村委会有7个村民小组共191户755人,瑶族人口占比92%,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前一直处于传统的生活状态,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脱贫攻坚首先要确保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017年,马关县为大丫口村委会的纯瑶族自然村蔡家湾和背阴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投资275万余元为28户116名村民建起新房;天生桥村小组的18户80名瑶族群众则通过整乡推进项目,家家户户住上两层小洋房。
一塘火、一个铁三脚、一口锅,曾是瑶族群众家里最具“份量”的家什,诠释着瑶族关于家的定义。农作一天的瑶族群众围坐在火塘边,不断添入柴火,鼓捣着铁三脚上装着食物咕咕作响的铁锅,卸下疲惫、拉着家常,经营着艰苦而朴实的“人间烟火”。然而,群众们虽然搬入了新家,却依然因袭着拉个板凳当菜板、蹲着做饭蹲着吃的“铁三脚”烹饪方式,一下子把敞亮的“新生活”拉回从前。
为了让群众“上桌”吃饭,马关县为搬迁点的群众建起灶台,用瑶族语言编唱乡风文明歌,鼓励群众改掉生活中的陈规陋习。“新灶台火力很大,比铁三脚做饭节约柴火,又便于清理和打扫。”搬迁点村民盘兴玉家一边做着晚饭,一边细数着近年来扶贫政策带来的变化,“村里要求各家的粮食都要分类装好,房前屋后也要清理干净,厕所还给我们都安装了冲水器。”
2018年下半年,“铁三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的蔡家湾、背阴寨村,再不是一只铁三脚就把全部生活填充了的箐子,村子刚修通的水泥路、村子里的点滴变化,都昭示着美好生活已经到来。

(马关县异地扶贫搬迁点)
深入落实扶贫政策 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马关县在脱贫攻坚中全面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让一个个美丽乡村由内而外地“靓”起来。
“现在群众都意识到‘想要少生病,环境要干净’的重要性。门前的花台虽然大多被群众用来种菜,但是大家的卫生生活习惯都有了很大改观。”大丫口村支书邓友发介绍。在蔡家湾和背阴寨村易地扶贫搬迁点,每户群众都有牲畜圈舍,这些圈舍集中在“养殖小区”,通过对家畜实行集中供养,改变了以前猪鸡门口跑、牛马门前拴、卫生脏乱差的现象。这些变化,与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到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作队员在深入落实扶贫政策、帮助基层组织强起来的同时,还围绕群众所需,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细到一砖一瓦一耕一食。
“小时候路很不通,读书交通不方便,走路要走很远。前几年出去打工了,去年才回来,发现把家搬来这边,房子的变化跟以前相比太大了。”村民盘开仙看到家乡的变化后,就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不仅可以照看孩子,还可以兼顾生产生活。2017年,大丫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盘开光家走出了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全村历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县级农村贫困家庭就读高中及以上在校生临时救助等教育扶贫政策的帮助下,顺利迈入大学的校门。“现在几乎所有入学的瑶族儿童都会讲普通话了,瑶族群众与外界的交流更加顺畅,惠民政策落实得也更快了。”邓友发说。2019年,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养老保险缴费率与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义务教育实现零辍学。

(在基地采茶的瑶族群众)
新村新貌唱出幸福新生活
危房改造、厕所改造、大牲畜圈舍改造、庭院硬化等一系列脱贫攻坚惠民政策,使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不断得到补齐。《马关县乡风文明建设三项突出问题整治实施办法(试行)》实行以来,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赌博之风三项突出问题得到了重点整治。特别是在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及制定章程、建立乡风文明“红·黑”榜,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条措施、“弘扬‘西畴精神’,手创幸福生活”主题宣讲等系列工作开展后,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
除此之外,积极发挥“占箐头”区位优势,瑶族群众结合条件发展草果、灵香草等林下特色产业,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特色经济,不断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以往“上山打柴靠马驮,下地干活靠牛耕”的传统农耕被依靠新技术大力发展起来的林下草果、香蕉、西瓜、甘蔗、茶叶等产业取而代之,实现多渠道增加收入。截至2019年底,马关县6个乡(镇)16个自然村2000余名瑶族群众中,有293户890名建档立卡群众年人均收入达8927元。
“开口唱条欢心语,各族人民心连心;改革开放见今日,注定今时样样欢;今日受福前世划,明日前程望团结。”正如瑶族群众《团结才幸福》歌中所唱,生活在祖国边陲的马关县瑶族群众,正乘着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春风,唱响了民族团结的赞歌,开启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