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各地新闻>正文

鹤壁市山城区:种起大棚菜,甩掉穷帽子

时间:2019-12-18 10:31:21    来源::消费日报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今年“四季温棚特色农业种植”项目,我带领大家种了黄瓜、西葫芦等蔬菜,目前长势喜人,按现在的市场价,预计能创收2万余元,”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中石林村村民张承仁,看着绿意浓浓、生机无限的蔬菜大棚,对生活充满了希望,“除了蔬菜,我还种了绿宝、黄金香甜瓜,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曾经的贫困户,如今成了“技术员”

昔日的张承仁,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现在的张承仁,抓住大力推进实施建设恒温大棚、引进新型品种等精准扶贫项目的时机,成了大家眼热的技术员,也因此最先尝到农业技术“甜果子”,实现了脱贫致富。

相比一般白色的西葫芦种子,张承仁带着村民播种的红色种子是经过改良后的新品种。新品种的生长周期和老品种相比缩短了20多天,而且每一株秧上结出的西葫芦能多出三五个。用更短的时间,让大家的收成更好,这就是农业技术带来的好处。”村民王金习称赞,新品种是技术员张承仁给大家带回来的。

张承仁在成为村民口中的技术员前,是典型的因学致贫贫困户。2014年,因为有3个孩子正在上学,全家仅靠两亩薄地一年收入不足万元,张承仁很难负担起孩子们日常的生活费和学费。

中石林村村民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大部分田地是旱地,收成基本是“靠天收”。“和土地打了30多年交道,大家致富道路上的拦路虎就是过于简单、粗放的种植模式。”为了脱贫,张承仁进行了不少尝试。先是在自家的地里建起了小弓棚,可因为缺少种菜经验和技术,再加上小弓棚保温效果差,第一年种菜张承仁并没有赚到多少钱。

令他兴奋的是,2015年,市科技局派到中石林村驻村的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在村里调查后,决定建设高标准恒温大棚。得知这一消息,张承仁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近4万元

恒温大棚建成后种什么、怎么种,这成了张承仁日思夜想的事情。“好在驻村第一书记徐鹤伟早替我们想好了。一年的时间里,徐书记邀请了6位专家给村民做技术培训。”张承仁说,他还跟着徐书记到河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取经,带回了多个优良品种。

2018年3月,村里从山东引进了优质的白色草莓,不仅个头儿大,吃起来还有淡淡的奶香味儿,大家给这一品种取名“白雪公主”。因为品种在市场上较为少见,口感又好,草莓长成后根本不愁卖。第一批草莓卖出去后,张承仁和大家坐在一起算了一下,收入达5000余元。

“我们这里缺水,徐书记就带着大家在恒温大棚里搞滴灌,解决了浇地难题。”张承仁说,恒温大棚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天气的影响,他和村民一年四季都能种不同的蔬菜。从育苗、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种植技术,到为农产品跑市场、拓展销路,60多岁的张承仁样样打头阵。

辛勤的付出换来的是丰硕的成果,张承仁家的年收入迅速增加,2018年达到近4万元。靠种植大棚蔬菜,张承仁一家彻底甩掉了贫困帽子。

目前,村里已经建起两个1800平方米的恒温大棚,今年还将新建两个更高标准的大棚。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村里还依托红色旅游开展农家乐、观光旅游,再加上筹建电力安装队,和附近企业对接帮助贫困户就业等措施帮扶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

“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科技带来更多财富。”徐鹤伟说,在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和村民们会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责任编辑:梁辉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