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生态环境优良,水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气候宜人,空气清新,风光旖旎,神奇美丽,宜居宜游,古籍中称之“山川郁积磅礴之气,名胜绣景不可胜数,古迹林立错落不胜枚举”。
泸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漏江县,唐设陇堤县,元设广西路,明设广西府……古老的泸川河川流不息,千年的时光缓缓流淌,一代代泸西人在这方红土高原上生息繁衍,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遗留下古朴醇厚的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以地理历史学的眼光观看泸西,则环泸皆山,山如莲花,盛开在泸西丰富的水面之上。古彝汉风,山温水暖,山水相连,铸就了泸西包容、宽厚的风度,也成就了泸西多元丰富的文化形态。
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泸西旅游的文化积淀。
踏入泸西,高原花园城市的春风扑面而来。
“到东方玫瑰谷嗅花香,到高原梨花海玩自拍,到杭州G20蔬菜供应地品“国菜”,到老东山森林氧吧捡山菌,到吾者温泉做疗养……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会给你带来不一般的体验。”
泸西县县长莫伟推荐:“目不暇接的,还有阿庐国家地质公园、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这些响亮的名片,是您休闲康体之旅的温馨向导。”
另外,还有那家家相通、户户相连的“你家屋顶,我家庭院”的千年城子古村,会勾起您心底的无限遐思。累了,可以品尝下泸西的特色美食,荞粑粑抹蜂蜜、栎烟熏香火腿、康记凉米线、彝族羊汤锅、烧洋芋,每一样都会打开你的好胃口。
来一场与农耕文化久违的邂逅吧,“红高原·泸西”欢迎您!
让我们掀起泸西的盖头来,一窥泸西的美丽和美丽——
东经103°30′-104°,北纬24°15′-24°26′。
泸西处在“滇中城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红河州通往贵州及西南各地的重要通道。这里常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县总人口44.05万人,世居着汉、彝、回、傣、壮、苗等6个民族。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族风情多姿多彩。
近年来,泸西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建设高原花园城市,推动泸西跨越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实施“对外联通高速化、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城镇园林化、旅游复合化和新型工业化”五大战略。
“泸西倾力建设阿庐国家地质公园、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大品牌’;着力构建一市(滇中经济圈城市群次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城(新型产业城、休闲旅游城、花园健康城),把泸西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宜居型高原花园城市、滇中城市经济圈重要交通物流枢纽、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康体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努力实现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泸西县副县长邵志宏介绍,在农特产品打造上,泸西县坚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育好一苗药、种好一棵菜、养好一朵花、喂好一只鸡、护好一间房”,最大限度地做好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助力脱贫攻坚,增加群众收入。
育好一苗药:
灯盏花开 普渡众生
2020年的春节,是个被很多网友戏言“能不能不算数”的春节。
疫情骤现,武汉封城,举国禁足,全力对抗疫情。
举全国之力,终于在春暖花开之际,疫情暂退,各行各业开始复工,秩序逐渐恢复。
一年之计始于春。
作为农业大县,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的农业部门也抓住春耕之机,全力做好春耕的各种准备工作。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坚持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推两促”,为今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科学确定发展计划、抓好农用物资保障、推进春耕生产。
截至3月底,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0万亩,粮食总产2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万亩;新植水果面积0.546万亩,水果产量0.075万吨,各类蔬菜种植面积14万亩次,上市商品蔬菜34万吨;种植各类花卉0.3024万亩,各类生物药业5万亩次;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1046万元,龙头企业销售收入47305万元。
春暖花开,泸西这块红土地上,各种农产品和农特产品覆盖了山山水水,色彩斑斓。漫山遍野的春意中,又见灯盏花开——
田野上的花农们
北纬24°41'46",东经103°48'36"——泸西县金马镇石缸冲的大核桃村,田野里一片片的遮阳网。
花农戴永生蹲在田埂上,望着遮阳网下翠绿的苗苗,心里盘算着今年的一些管理等活路,春风揉弄乱了这个中年男子的头发。不远处,一群他请来的当地群众在剔除着遮阳网下的杂草。
遮阳棚下的药苗,就是灯盏花。
在没有种植灯盏花之前,泸西群众的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烤烟,每年辛苦耕作,年底的纯收入不过几千元。2002年后以来,泸西县政府把新引进的灯盏花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建立了小规模的人工种植试验基地。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灯盏花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多。
由于种植水平逐渐提高及种植灯盏花的群众有了较好的经济收入,许多群众看到灯盏花能增加收入,逐渐加大种植面积,每亩纯收入也从过去的一两千元提高到现在的4500—8000元,甚至达到上万元。
2011年,戴永生开始在石缸冲村种植灯盏花,获得不错的收益后,才开始大面积种植。因为灯盏花种植一年后,要休耕几年;所以,他只好往外村“拓展”地盘。现在,才在大核桃村租地种植灯盏花。
现在,在这片土地上,他种植了143亩冬播灯盏花,再过一段时间,他种植的灯盏花就可以“割第一刀”了。到那时,大把的钱就会源源不断地钻到他的腰包里。
“灯盏花的主要药用部分是叶子,蕴含的灯盏花素必较高。灯盏花在播种时,分为冬播和夏播两种。夏播一般能割到三刀,以后就是采集种子卖了;冬播的灯盏花,可以割到四刀或者五刀。按照近年的行情,除掉每年2000元的租金和肥料、种子、人工等成本,每亩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
夏播的灯盏花,除了前期收获的两刀外,还可以每亩收获25公斤种子。按照现在每公斤500元的价格算,单卖种子每亩又有1万元收入。
春风浩荡,吹着田里绿油油的灯盏花苗,也吹乱了戴永生的头发,更吹开了他的心花。
于他来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饮料中的“爱马仕”
泸西县城,中国红高原物媒物联中心,这里也是泸西县首家物媒物联中心。
红高原物媒物联中心里,摆着泸西县的各种农特产品;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的目光,在这里询问、购买,将红高原的农特产品带向四面八方、全国各地。
戴着眼镜的朱金亮,斯斯文文地坐在物媒物联中心里,回答着游客的各种询问。于他来说,却是见证了灯盏花在泸西种植的“起起落落”,也是灯盏花在泸西发展的见证人。
红河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最早进驻泸西的一家龙头企业,有自己的1000多亩灯盏花基地。当年,朱金亮就是这家公司的销售员工。随着在全国各处跑销售,他逐渐明白了灯盏花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但后来,因为市场价格等原因,公司无法正常运营,他也离开了公司。
回家之后,看着大片的灯盏花枯萎在地里,他又心疼又着急。
泸西有很好的灯盏花种植基础,不能因短暂的市场价格问题就此废弃了啊?摸索到问题和解决办法后,他带头成立了泸西顺兴灯盏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召集中枢、白水、牛街、金马等乡镇的种植大户,采取保底价收购的方式,带动以前的种植大户,继续种植灯盏花。
随着种植效益的逐渐回升,花农的积极性又被带动起来。
2016年,朱金亮注册成立了云南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技术”的模式,带领乡亲们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稳健的生态致富路子。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回升,从2017年的2000亩,到2018年的2800亩,再到2019年的3500亩。
“去年,每公斤灯盏花叶的回收价格在32元一公斤,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上。这样算下来,抛去各种成本,群众的亩收入还在8000到1000元……”
不是每个生命都可以像花儿一样绽放,青春易逝,莫蹉跎,须只争朝夕。
朱金亮边介绍,边递过来一杯翠绿的饮料,这是灯盏花鲜叶榨盛的饮料——稍微的苦涩中,透着原生态的口感。
“灯盏花汁和灯盏花饮料,被誉为饮料中的‘爱马仕’。”朱金亮微笑,笑意中透着自信。
灯盏花的全宴席
灯盏花是一种性寒、微苦的野生植物,生长在海拔1200米到3500米的中山和亚高山、光照充足的开阔山坡草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夏秋季采收,全草可入药,主治心脑血管疾病。
泸西的气候条件、所处地理位置,是世界上适宜灯盏花生长的为数不多的地区之一。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泸西灯盏花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因为种植技术先进,产品在云南省内外的药品市场走红,成为医药界的一枝独秀,成为中国灯盏花。
一叶说尽春夏事。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为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加入到灯盏花的种植中,周金亮还将种子发放给建档立卡户群众,定期送技术上门,产品回收。等群众收获后,再从群众的灯盏花产品收入中逐渐扣除种子费用。几年来,带动了300多名建档立卡户群众脱贫。公司在用工方面,也优先录用了100多名贫困群众,增加了群众收入。
近年来,朱金亮不断进行产品的更新和培训,对接专家工作站,对灯盏花的品质进行了提高。在大部分产品提供给全国各地的药厂外,还注册了“云灯”商标,开发了灯盏花原叶、灯盏花粉(中药饮片)和泡饮(泡酒、泡茶)产品。
同时,还开发了一些列的灯盏花全宴席:灯盏花煎鸡蛋、灯盏花凉拌菜、灯盏花炖汤、灯盏花炒肉、灯盏花面条……这些广泛应用在果汁和糕点以及煎炒蒸炸中的菜品、食品的拓展,更让灯盏花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食药同源,不但拓展了灯盏花的用途,也拉动了泸西群众种植灯盏花的激情。
随着电商时代的带来和高速发展,朱金亮还开发了灯盏花伴手礼,作为农特产品的养生、预防和保健功能食品,逐渐走向了全国各地。
晨钟暮鼓里,一定会有我们期待的春暖花开;花开花谢中,一定会有我们希冀的优质供氧。
灯盏花的“代言人”
泸西县副县长邵志宏是去年调到泸西的,在对灯盏花进入深入调研后,他发现灯盏花完全可以和大健康产业结合起来。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大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也驱动了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灯盏花对心脑血管及高血脂等病有明显疗效,所含的灯盏花素具有抗凝血,改善微循环,激活心脑供血,及抗白斑癌变、防治艾滋病、明目、祛斑等疗效。这些独特的功效,对于中老年群体和现在的上班族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灯盏花开,普度众生。
为此,邵志宏甘当灯盏花产品的“代言人”,深入田间地头调查,鼓励群众加大种植面积,还变身“带货网红”,介绍灯盏花的各种效果,促进了灯盏花产业的发展。同时,还通过采取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方式,利用中国红高原物媒物联中心,将灯盏花推荐给更多的人群。
目前,中国红高原物媒物联中心依托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网站,通过在泸西优质的物产上加载物媒码,让物产开口说话,以物媒中心传播为路径,为本地企业和农户开创面向全国的全新销售渠道和外宣平台。
现在,中心已初步建成泸西农特产品展示区、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区及网上宣传购物平台。
“之后,我们将继续完善相关环节,将该中心打造成实实在在的能为泸西红高原地域品牌、特色农产品及文化品牌提供综合服务的物媒物联平台。中心的成立,将实现以绿色生态食品为媒介,打造地域形象品牌文化;讲好‘红高原·泸西’故事,让独特的泸西文化和丰富的泸西物产完美融合,以泸西物产传播泸西声音。”
邵志宏介绍,中心已经与上海徐汇区形成利益链接机制,将泸西特产带到上海进行推介,使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间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两者间的融合发展,助力泸西脱贫攻坚。
同时,因为泸西多元化的立体气候,为多元化的物种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
近年来,一大批生物药业开发者,在泸西这块沃土上勇于尝试,大胆探索,使三七、草乌、重楼、白芨等一大批生物药材种植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又引进天麻种植同样获得成功,进一步丰富了全县生物药业发展内涵,为“泸药”品牌再添名片。
风有风的自由, 云有云的温柔。
每年的6月份,是泸西灯盏花的盛花期。
那时,美丽的灯盏花花海景观,将成为观光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来泸西赏灯盏花、品灯盏花宴、尝灯盏花伴手礼吧——泸西,一个美得让人忘了呼吸的地方。
我在泸西,灯盏花在泸西,你在哪里?
种好一棵菜:
“国菜”飘香 名满天下
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这里,是泸西县金马镇爵册村。
这里不但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公元1080年,云南师宗、弥勒等部总首领自杞(子君)联合“滇东乌蛮三十七部”,以泸西县为根据地,以今天的泸西县金马镇爵册村为都城,建立了自杞国……
沧海桑田,朝代更迭。
历史的烽烟散去,这里还是一片翠绿的农田,农耕文化还是这里的根脉。现代的爵册村正在发展商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产业。
2014年,泸西县委、政府招商引资,引入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在泸西县金马镇建设果蔬种植基地,不但带动了周围群众种菜致富,还带动了很多建档立卡户群众脱贫。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期间,泸西基地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被峰会组委会指定为生鲜蔬菜供应商——至此,泸西蔬菜成为名副其实的“国菜”。
引进高原特色蔬菜基地
林立的大棚,笼罩着青翠的蔬菜。
不少大棚里,种植着当地号称“四大金刚”的菜品——油麦菜、菠菜、生菜和上海青;其他菜棚里,还有140多种其他蔬菜。
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云南泸西种植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工人们在流水线般地忙碌着:分拣、剔除、包装、进箱……这些装箱后的蔬菜,将第一时间通过拖车和冷链车发往北上广和全国各地。
谭丽是公司的老员工,之前做行政,现在负责财务,对公司落地泸西的情况了如指掌。
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云南泸西种植有限公司,系海亮集团旗下生态农业集团下属标准化、信息化、机械化的高原特色蔬菜种植基地。2014年7月,通过泸西县委、政府招商引资,引入泸西县金马镇建设果蔬种植基地。
海亮集团是一家集有色金属、基础教育、农业食品、房地产、节能环保为一体的多元化、国际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2018年,集团营业收入1736亿元,综合实力位列世界企业500强第473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15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5位、浙江百强企业第5位。
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
“2014年8月20日,高原特色蔬菜种植基地落地金马镇爵册村;8月22日,我就成为这里的员工。一路随着公司走来,见证了龙头企业在高原特色蔬菜种植中的引领作用和魄力,见证了周围群众种菜致富的路程。”
说到这里,谭丽笑了一下。
阳光正好从窗外照进来,渲染了她的笑容——那是一抹现代农业带动群众致富后开心的笑容。
泸西蔬菜成G20专供菜
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落地初期,就是看上了爵册村周围5公里的范围内没有工业,也就没有了污染源,非常适合发展生态高原农业。之前在其他几处看中的地方,就是因为没有适宜的条件,所以放弃了。
当时,这一带还没有种植蔬菜的习惯。
对公司征用的4000亩种植基地,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周围的群众都还持观望态度。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蔬菜的大量外销,周围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也被带动起来;现在,这一带的群众都在积极种植高原生态蔬菜。
转眼间,到了2016年,G20峰会要在上海召开。
因为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旗下的生态蔬菜品种繁多,质量上乘,最终G20峰会组委会选定了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作为菜品供应商。
凭借丰富的产品种类、优质安全的产品质量、严格的种植过程管理及完善的可追溯体系,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云南泸西基地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被峰会组委会指定为生鲜蔬菜供应商——至此,泸西蔬菜成为名副其实的“国菜”。
使命在肩,责任如山。
“从2016年8月25日起,基地开始对G20峰会陆续供应生鲜蔬菜,并于9月3日完成供货任务。共完成发货13车次,总计供货量为72.5吨,含西兰花、大白菜、娃娃菜、甘蓝、菠菜、茼蒿、生菜、黄瓜等21个品类的供应。”
虽然岁月坎坷,但却从不辜负。
2019年,公司自种面积4000亩;通过与泸西周边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签订种植合作协议,按照明康汇的标准种植,已发展种植面积4000亩,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1100亩,总面积已达到9100亩。种植了包括娃娃菜、西兰花、番茄、花菜、生菜、油麦菜、上海青等45个品种;
2020年,基地计划与泸西周边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种植合作达到5000亩,总面积预计达到10000亩规模,蔬菜总产量达到4.5万吨,产值1.2亿元。
说到这里,谭丽又是淡淡一笑。
这一抹笑,是自豪的笑。
龙头企业带动脱贫致富
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致力于提高食品安全性、提高土地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托泸西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构建自生产、自加工、自储运、自销售的生鲜食品全产业链。
集团通过实施全封闭、内循环、可追溯的管理体系,打造中国绿色蔬菜知名品牌,确保将新鲜、美味、安全、健康的食材,在最短时间内送达消费者手上;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供应全过程,让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放心”。
明康汇夏季均选择云南基地作为主供基地,为杭州及周边市场提供优质的蔬菜产品,真正做到“安全、营养、口感好”。泸西低纬度、高海拔的气候特点,强化了“口感好”这个优势,保障了明康汇农业食品全产业链的健康有序发展。
没有骤然的横空出世,只有日积月累的努力。
目前,明康汇拥有自营生鲜超市和电子商务平台,已在上海、杭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开业了300家生鲜超市及社区门店。同时,在当地多家知名连锁商超内,设有产品专柜或直接供货合作。除此之外,还与三江超市、世纪联华、海底捞、盒马生鲜、叮咚买菜等大型商超合作,按订单供货。
在产业带动效益上,通过土地流转,直接带动农户、贫困户增收。
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农企引领,突出农民主体,实现企业农民双赢。公司按年支付农户土地流转租金为1600元/亩/年,每三年上涨100元/亩的价格向农户租赁土地;合作社共实现土地租赁收益680万元,其中640万分红给农户,40万作为集体收入。
同时,基地积极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户、贫困户就业。
通过泸西县金马镇智慧用工系统金马通推荐,目前,基地长年用工500余人,年均18万人次,优先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土地流转农户劳动力,现有110余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基地务工,人均年务工收入28000元,公司为农户带来年均近1870余万元的劳动收入。
“公司落地以来,极大地带动了泸西县周边农药、种子、运输包装等,每年累计超过1亿元的边际贡献效益。带动当地农用物资销售、加工、运输、储藏等蔬菜相关产业发展,可直接和间接解决超过2万人的劳动就业岗位。通过订单种植带动120户农户发展蔬菜产业,户均增收2万余元。”
这时,谭丽又淡淡一笑。
这一抹笑,是对未来充满期望的笑。
因为,明天对于世界,永远是个奇迹。
养好一朵花:
花漫泸西 艳动十里
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当眼前突然出现了成片种植的肉肉,颜色缤纷,那叫一个壮观!肉肉们一棵挨着一棵的努力生长,那成片的肉肉,看着都会心生欢喜。
近年来,泸西县紧紧围绕“建设高原花园城市,推动泸西跨越发展”战略目标,把建设云南泸西现代花卉产业园作为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举措,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
春回大地,泸西县白水镇——泸西花卉产业园。
泸西花卉产业园是云南省重点打造的红河现代花卉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进驻企业种植有200多个品种的多肉。其中,云南植悟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所采用的无土栽培多肉,不仅在全国是首家,在国际上也达到了先进水平。
无心插柳柳成荫
光头,短髯,衣着随和,笑眯眯的——乍看起来,突然就想起了以“特长外形”著称的中国著名演艺明星李琦——粗犷魁梧,憨态可掬,尤其是国人怎么也忘不掉的光秃秃的脑袋瓜儿。
但是,眼前的人叫齐伟,是云南植悟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来泸西前,齐伟是在杭州发展,所以还保留着喝杭州红茶的习惯。
坐下来,他冲泡的红茶——杭州九曲红梅的香气,就在室内弥漫着。“这是我杭州的朋友自家种的,因为我喜欢喝,所以就一直喝这款茶。”说到开心处,齐伟开心地笑了。
举手投足间,齐伟充满着艺术范儿。
“年少不喝普洱茶,喝懂已是不惑年。”看着齐伟的笑意,没由来的,我就想起了这句话。或许,此时的氛围很合适。
在杭州时,他本来就是做文化创意工作的,有次用多肉植物布置一个环境时,感到土培的多肉摆设一些造型时有诸多不便。
“能不能不用土来栽培肉肉呢,那样不但种植方便,要摆设造型时也能随心所欲了?”
偶然的想法,催生了他无限的兴趣。
生物的每一次进化,都离不开自然规律。
之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和团队孜孜追求无土栽培多肉的办法。
两年后,他当初的设计理念终于变成了现实——采用发泡技术,将多肉需要的营养素做成固体基质,固定在多肉的根部,彻底解决了多肉土培的历史。
从此,多肉只需随便浇点水就可以生长了。这样,不用土培的多肉,就可以自由组合,点缀在任何造型上了。
无土栽培多肉的技术,不但是国内首创,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先进水平。短时间内,100多种多肉植物,都可以采用这种无土栽培技术,进行培养和种植。
“恰似紫罗兰的温柔的眼睛,凝视着湛蓝的天空,直至那色泽变得与目光相同;恰似灰色的渺茫的薄雾,像固体的紫晶一般,躺在它所拥抱的西方的群山,山上那皑皑的白雪,就是落日沉睡的地方……”
闲暇时,很有艺术范儿的齐伟,喜欢看着他的无土多肉,吟诵雪莱的这首《月光变奏曲》—
但是,不经意间,齐伟却将爱好做成了一项事业。
既然有了多肉的无土栽培技术,就要找一块风水宝地,将这项技术充分运用,也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无土栽培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
“杭州虽然也四季分明,但春天太短,夏天太长,不是多肉的合适环境。”
为此,齐伟也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考察,最后花落泸西。
把爱好做成事业
“泸西的气温,还有日照时间,非常适合多肉生长,主要是气候比较合适:温差大、通风好、紫外线强。这样的环境只有云南有,在云南相对泸西的条件更好,所以我们选择落地泸西。”
风吹叶起,半卷残书,凭栏驻听溪水潺潺;风尘仆仆,一壶清茶,道不尽的忙忙碌碌……
2017年6月,泸西现代花卉产业园区开工建设。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云南植悟和山东秀研三家企业入驻现代花卉产业园。目前,园区栽培的多肉植物品种有200 多个。
“多肉虽然是草根植物,传统的土培多肉有些不好种植;有些挑剔点的多肉,对土质的要求也相对高。现在,我们开发的无土多肉,不但减少了种植上的难题,还拓展了更大的产业空间,在多肉的文创产品、旅游产品和伴手礼方面,有了更大空间。”
好的人生,就如煲汤,需要的是细水长流般的文火慢炖。
齐伟介绍,在公司基地的140多亩培养区里,有35亩是露养区,110亩是室内养殖区。
“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里的白领也不乏爱花人士,但有土栽培不但麻烦,还需要技术,而这些都是白领人士不具备的,所以,对多肉的种植就有心无力。现在的多肉无土栽培,不但占地面积缩小了10倍,照顾起来还相当简单,只要偶尔浇点水就行了;不但物流很方便,而且多肉的基质部分还可以降解,非常环保……”
此外,齐伟还开发了车载多肉。在多肉培养皿底部加片磁铁,就可以吸附在车内,满足了喜欢多肉驾车者的爱好。在销售途径上,之前是线下和线上销售各半,现在随着多肉无土栽培技术的传播,线上销售已经占到了2/3。
2018年4月,云南省省委书记陈豪来泸西现代花卉产业园区调研时,了解到多肉的无土栽培后,认为“这是为数不多的有科技含量、有创意的农业项目。”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
齐伟明白,所以他努力。
按照发展规划,云南泸西现代花卉产业园项目分为种植区、综合服务区、旅游观光体验区。
园区集科技研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标准化种植、物流集散、品牌打造、花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以园区为核心,辐射周边乡镇花卉发展,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力泸西建设高原花园城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发展新动力。
县长直播助销售
岁月将诗意深深镌刻。
近年来,泸西县抓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取得新进展。
泸西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严格落实《泸西县2019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全面开展农业产业规划编制工作,以行政村为单元规划村庄产业规划81个。
围绕“烟、果、菜、花、药、畜”六大产业,制定了《泸西县2016—2020年高原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泸西县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泸西县产业扶贫覆盖到户实施方案》和《泸西县脱贫退出产业帮扶巩固提升方案》及年度产业扶贫实施方案,2019年脱贫62户低收入户、“回头看”34户重点关注户,全部整改完毕。
“高原至美,花汇泸西!大家好!我是云南省泸西县副县长邵志宏,很高兴可以参加景域驴妈妈举办的爱心义卖活动。现在,我们来到了位于云花科技的汇鑫花卉种植基地,为大家现场直播……”
云南泸西县是上海徐汇区对口帮扶结对县之一,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泸西县鲜花交易市场关闭、物流运输不畅,全县鲜花滞销严重,鲜花企业和花农心急如焚。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扶贫路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为切实帮助农户解决燃眉之急,在徐汇区政府牵线搭桥下,中国红高原物媒物联中心主动对接景域驴妈妈集团资源,云南泸西县委常委、副县长邵志宏积极参与驴妈妈“山河无恙·感恩有你”系列公益活动之100位县长“爱心义卖”直播活动,为泸西鲜花企业找到线上销路。
通过采取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方式,助力农副产品从田间到市场,全力减少种植户的经济损失。
直播前,上海徐汇区前后方联动、多管齐下、全面造势,发动社会力量积极转发义卖信息,鼓励大家参与到助农行动中。
“闻到鲜花的气息了!”“阿拉上海援外干部,必须支持!”“县长都这么拼,我们必须买买买!”“看在县长的颜值上,下单啦!”
直播过程中,网民热情高涨,纷纷下单……
把公益的温暖,转换成光明,去照亮那些弱势者的前行之路。
当天,共销售鲜花20万支,大幅缓解了企业和花农的资金压力,阶段性解决了“卖难问题”,让消费扶贫更有效率、更有力量、更有温度。
磨好一粒荞:
荞花绽放 香自苦寒
荞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性耐寒,分苦荞和甜荞两种,以苦荞最为普遍。苦荞,在四川凉山彝语称“嘎诺”,在云南彝语叫作“兹麻”。彝族种植苦荞的历史源远流长。关于苦荞的产生极其种植史,彝族创世史诗多有描述。
云南彝族著名的创世史诗《梅葛》讲述:天神在创造世界时,为了让人类活下来,撒下了苦荞种子,说道:“格滋天神,撒三把苦荞,撒在米粒山;撒三把谷子,撒在石山岭;撒三把麦子,撒在寿延山。麦子出穗了,谷子出穗了,荞子长出来了。”
此外,彝族的古歌和经典文献如《指路经》、《梅葛》、《阿细先基》和《尼苏夺吉》等,都有关于苦荞的记载。彝族文献《荞麦的来源》中记载:“人在社会上,母亲位至尊;各类庄稼中,荞麦位至上;苦荞位居首,甜荞位居后……”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苦荞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粮食。但是,在云南的一些彝族聚居区,彝族群众还偶尔保留着种植苦荞的习惯。尤其在红高原的泸西县,更有一位彝族老人多年坚守苦荞种植和荞食品的开发,将荞制品开发成一款全民大健康产业链中的保健食品。
那么,我们一起到他的“荞家大院”去看看——
苦荞和彝族的历史
泸西县中枢镇,泸西中小微企业产业孵化园——阿庐旅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这里,也被大家称为“荞家大院”。
进入院子,右侧是一个“荞家大院舞台”;左侧的展品室内,陈列着各种荞产品和苦荞的历史文化追溯。
云南的原住民彝族人,是最早利用荞麦的族群之一。在远古时代和食物相对匮乏的年代,彝族人把苦荞当做贵重的礼物献给亲人,表达对亲人的祝愿。
苦荞习俗也凝聚着彝族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历史记忆,苦荞文化成为源远流长的彝族文化中最富有魅力的内涵之一。
“荞家大院”现在的主人是年轻的接班人王猛,对荞食品的介绍非常专业。
“苦荞食品,仅仅作为食物匮乏年代的口粮补充,却忽略了它的健康功效。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今天,苦荞食品对人的保健功能不容小觑……”
在他背后,站着个普通的老者,戴着口罩,背着双手,默默看着周围喧闹的人群。
其实,他才是企业的创始人,王猛的父亲——王树方,一个地道的彝族汉子。
在王树方的记忆里,幼年时苦荞就是彝族群众最好的食物。
16岁时,作为居民下乡的一员,他到了泸西的周依村,在那里种茶、种荞。5年时间里,从没得过哪怕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年轻的王树方,开始寻找原因,发现就是因为常年吃苦荞食物,让这里的群众身体一直很好;苦荞叶子,炒后服用还能治疗手脚麻痹……
食物作为一面神器的棱镜,折射出中国历史的延续性。
苦荞的食用、药用价值,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有时候,我们不能决定人生的起伏,却能决定自己的心态。
苦荞食品的开发史
回城后,王树方进入泸西的一家食品厂,学习苦荞食品的制品,发愿要将荞食品发扬光大。
当时的食品厂还是商办工厂,开发的荞食品相对单一,只有荞丝和荞片两种。因为体制的限制,没精力研发其他的荞食品。
后来,食品厂体制改革,王树方下岗,终于有了自己施展拳脚的机会。但突然从厂里出来,王树方还有点不习惯,他也做过其他小生意,皆不如意。他的心里,还是念念不忘研发、推广荞食品,那是深藏在他心底的梦。
1992年,他开始尝试做苦荞糊,是一种即食食品,很受欢迎。忙碌的时候,他都要请几个小工来帮忙。
此后,他逐渐开发的一些礼品装的荞食品,开始走向市场,在各种交易会上接连畅销。
没有挑战的生命,注定了无人喝彩。
随后,泸西县政府对本土企业加大了帮扶力度,他才得以租地建厂,研发了苦荞米、荞麦饭、荞面条和荞面自发粉……此后,产品开始供不应求,畅销北上广,还打入香港市场;为了适应发展规模,他一再扩大企业规模,并注册了阿庐食品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阿庐”荞食品商标。
荞花绽放,香自苦寒。
2010年,企业搬迁到现在的地址。
目前,企业占地14亩,有8000平方米的食品车间、9条流水线,还开始研发荞菜系列、蔬菜面条系列,不断完善着产业链。苦荞的衍生产品中,还添加了荞壳枕头等保健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敬业,永远是人生的底色,生命的翅膀。
企业发展至此,总算是圆了王树方年轻时的梦想。现在,他总算放心地将企业交给儿子王猛打理了。但是,“扶上马、送一程”,所以,现在他还不能完全休息。
然而,他也恪守着自己的初衷——只做苦荞产品的食品和餐饮,其他领域从不涉足。按他的话说:“钱是挣不完的,也要留一些机会给其他人。”
进军商超和电商业
别在最好的年纪,活得太安逸。
和老一辈相比,王猛属于兼具型的人。
现在的企业里,既有彝族传统的荞酥、荞糕、荞削面食品,也有适合电商和现代人喜欢的产品。
“对我来说,2014年是个转折点,那一年的礼品装和土特产销路不好。我和父亲商量后,迅速转型,将定位移到针对大众和超市。转型后,企业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毕竟,民以食为天,更没有人会同时拒绝美味与健康。
2019年,为了丰富群众的餐桌食品和口感,“荞家大院”推出了荞卷粉、荞饵块、荞小粉等菜品,销路更是一时无二。
毕竟,这世上,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风里雨里,王氏父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产品的好口碑。
人间最伟大的是母亲,庄稼最古老的是荞麦。
苦荞,作为彝族文化符号,让这家泸西的本土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走得越来越稳。
美食后面有故事,也有他的情怀。
“做食品,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再小的细节,也要精益求精。”
至今,王猛依然记得父亲的这句话,并时时提醒着自己。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在大健康产业的大潮中,王猛发挥他的独特优势,在持续做好餐桌必须的荞米、饭、糊、茶、面条等产品的同时,还加大了荞壳枕头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大力进军商超和电商平台。
同时,在“荞家大院”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周边群众加入到苦荞种植中。
在泸西,收获一季洋芋后,闲置的山区、半山区土地,还可以再种一季苦荞。6月份播种,11月份收获。对当地群众来说,苦荞属于一种“懒庄稼”。
人品,是一个人最好的底牌。
为了提升苦荞的品种和品质,“荞家大院”邀请研究部门,改良荞种,分发给周围的专业合作社种植。收获季节,以高于市场价5角的价格收购群众的苦荞。按照每公斤4元的价格,亩产300公斤,就使群众在种植苦荞的季节,亩产增加1200元。
苦荞,是泸西的招牌;阿庐,是苦荞的招牌。
历经苦寒,一株名为“阿庐”的荞花静静绽放,香气悠然,沁人芬芳。
来泸西吧,“荞这一家子”,在等你!
喂好一只鸡:
云野碧鸡 鸣响深山
王应龙是泸西县的一名90后青年。近年来,他带领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土鸡,打造出“云野碧鸡”生态土鸡品牌,走上了致富路。
2017年,泸西县白水镇果衣村党总支牵头,引进龙头企业开展林下土鸡养殖,并成立龙祥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的模式,带领全村1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土鸡。
为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从合作社免费领取133只鸡苗;既可在家饲养,也可委托合作社饲养。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王应龙还联系泸西雨露职业技术学校,从喂料、防疫、管理等方面对养殖户开展培训。
2019年,王应龙带领农户共养殖优质生态土鸡2.8万余只,销往昆明、文山和蒙自等地,年产值达300万余元。王应龙打造生态土鸡品牌,带领群众致富,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鸡司令”。
倾心帮扶群众
上百只土鸡,在所白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赵文学家小院不远处的树丛里,愉快地觅食……
所白村隶属果衣村委会,村委会地处泸西县白水镇东部山区,耕地零散且坡度较大,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生态环境良好,几千亩林地郁郁葱葱。
近年来,泸西县白水镇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创新扶贫帮扶模式,按照“村党总支+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运作方式,由村党总支牵头,引进龙头企业,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林下土鸡养殖,帮助高寒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受到了广大群众好评。
“由于缺乏生产用水,耕地散而乱,许多企业不愿到此投资。”
谈起当初招商引资的艰辛,白水镇镇长田永民记忆犹新,“去年,乡镇党委、政府为果衣村委会争取了50万扶贫资金,但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这是对白水镇党政、政府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
在充分听取果衣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白水镇因地制宜,立足生态优势,通过招商引资,与泸西本地土鸡养殖户王应龙达成协议,让泸西龙祥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养殖土鸡:充分利用好50万扶贫资金,其中14.8万元用于修建养殖场房,产权归村集体所有;34.2万元用于为171户果衣村委会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鸡苗;1万元用于养殖技能培训。
“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可免费领到133只鸡苗。贫困户可以在家饲养,外出打工、无饲养能力等贫困户可以托付给企业饲养。”田永民介绍:“企业与农户签订了合同,确定了保底收购价,每个鸡蛋0.9元,每公斤土鸡33元。若市场价格好,农户可以自行销售。”
“目前,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请企业代养,不操半点心,每年可分红600元。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预计有3000元纯收入。”
果衣村党总支书记魏国清,算了一笔经济账。“村集体每年有2万元收入,且每年以10%的比例增长。”魏国清说,“这样一来,村‘三委’就能为群众做更多实事。”
回归绿水青山
2011年,王应龙高中毕业后,到昆明打工。仅半年时间,他就由一名普通的服务生提拔为酒店主管,月平均工资从1600元提高到了5000元。当全家人都为他高兴时,他却作出决定,毅然辞去主管职务,回老家养殖土鸡。
“土鸡养殖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产业,只要打好‘诚信’这张市场牌,就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王应龙坚信自己的判断。
不懂土鸡规模化养殖方法,他就在网上自学,并于2014年3月到四川资阳市“取经”。同年5月22日,他回到老家,把几间老屋进行改造,拉起遮阴网,买来800只鸡苗悉心照料。每天凌晨2点,定时起床照料小鸡,就像照顾子女似的无微不至。
首次养殖,小试牛刀,鸡苗成活率达到95%。此次投资,7个月的养殖周期投入4万元,利润1万元。善于反思的他立刻总结归纳出几条欠缺: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饲养运输成本过高;经营时间不长,没有过硬的品牌;没有固定销售渠道,产、供、销明显脱节……
2015年1月,他把养鸡场搬迁到泸西林业局旗下的100余亩早实核桃林基地。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次,他一次性就注入50余万元资金,并让父母、妻子、亲戚朋友来帮忙。此次养殖他压力倍增,真正体会到了“破釜沉舟”一词的含义。面对压力,他奋勇前行,一手搞养殖,一手跑销路;一边忙管理,一边忙“充电”。
为了理想,他用尽了全力。
可谁想正当他为理想而起航时,厄运却把他推向了绝境。
那时,他到昆明搞推销。期间,父母耕地时微耕机侧翻,父母被高速旋转的刀片击中。父亲伤势严重,手臂多处骨折……正在忙于展销的王应龙连夜赶回泸西,四处筹款救父。
“人生的轨迹,不一定按我们喜欢的方式进行。”
他明白,人到一定岁数,自己就得是那个屋檐,再也无法另找地方躲雨了。
此时,他的养殖场养殖、管理、销售顿时陷入了混乱,鸡苗死亡率上升,销售与许多商家失联。好在这次养殖虽然利润几乎为零,但也没有赤字。倒是父母的医疗费用,令他背负了30余万贷款。
有些难堪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止步,咬紧牙关又购进了5000余只鸡苗。
他明白,人生就是从地狱底端到世界顶点,然后从世界顶点到地狱底端的循环。
“在大火中失去的,必将在灰烬中找回。”——这一点,他也明白。
同圆致富梦想
在他养殖土鸡时,泸西脱贫攻坚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红河州纪委联系挂挂钩泸西县白水镇果衣村委会;2016年,红河州纪委拟投资50万资金,对该村贫困户进行帮扶。
帮扶方案和模式是: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由村党总支牵头,引进龙头企业,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林下土鸡养殖。
当时,许多企业主觉得利润太薄、利人不利己,望而却步。
此时,泸西县委常委、副县长、驻果衣村委会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施佳辰找到王应龙,并告诉他,此事关系到贫困户的利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然,就无法向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作交代。
经再三思索,2017年7月,王应龙与果衣村委会土鸡养殖合作社签订了合同,正式出任泸西龙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承诺带领全村171户贫困户搞养殖。
走马上任后,王应龙立刻联系联系泸西雨露职业技术学校,按照土鸡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方式,对在家的150余户建卡户,从喂料、防疫、管理等方面,展开为期15天的培训。
春天的树,开不了夏天的花;秋天的风,也吹不来冬天的雪。
经过一年的努力,2018年6月,他帮助建卡户销售3000余只土鸡,为农户增收带来12万元纯利润。此外,还为赵李成等20余名外出务工者代养鸡苗发放1.2万元分红,为果衣村集体经济注入了2.3万元。
一年摸索后,他又总结出几条养殖经验:“扎实打造原生态、高品质土鸡品牌,拒绝任何抗生素、激素:按照市场需求走好高端路线,求‘精’不求‘大’,注册产品商标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开拓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诚信经营,建立牢固的买卖合作伙伴;加大对分散养殖农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科学养殖的水平和能力。”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2019年,他组建了云南有道农业有限公司。公司集“产供销”为一体的生态鸡群养殖,散养土鸡、土鸡蛋品牌连锁销售、专业从事健康土鸡产业开发的农产品公司,当年出栏土鸡5万羽+,年产土鸡蛋180万枚+,土鸡、土鸡蛋可全年高品质供应。
目前,旗下品牌“ It’s吉代表”正式面市,旨在坚持本土放养、将生态放养好鸡,运到城市点对点销售。
至此,王应龙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鸡司令”。
我们于千万年千万人之中,在时间的洪荒里偶然邂逅。
来泸西,相逢一场春天的烟雨,让心灵与春天一同姹紫嫣红!
护好一间房:
城子古村 梦中家园
600年后,当年的昂贵和他的后人都已经灰飞烟灭。
600年后,土司府还依然耸立在飞凤山顶,土掌房还照旧鳞次栉比地镶嵌在山下。牧牛的彝族孩子,还是哼着彝族小调,在夕阳西下时悠然地回到他熟悉的土掌房里。对孩子来说,这里就是他的家,生活着他的父母兄弟。
600年后,孩子已不知道昂贵是谁,但却知道眼前绵延了几百年的土掌房里,曾一代代孕育了他所有的祖先。
对昂贵和这些曾经生活在土掌房里的彝族先人来说,土掌房永远就是他们的家园,是他们魂牵梦萦的故乡。
彝族祖先的故乡
东经101°12′,北纬24°,海拔870—2334米。
飞凤山顶,屋宇鳞次,檐铃细碎。
明成化九年(1473年),昂贵站在土司府的门槛前,久久地俯视着山坡下。
他的视野里,是依山而建的1000多间土掌房,土掌房上下左右相连,村内巷道交错,整个村子就像一个立体迷宫。古村在选址与建设上符合中国传统风水学,村寨景观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
“哧——”每次看到山下的景色,昂贵总是忍不住这样骄傲地轻笑。对他来说,山下的所有屋宇、人口、牲畜、田地,都是他的疆土。
昂贵是这一带彝族人的首领,也是第五代土司。
他的土司是世袭的。山下的每间土掌房都是祖先努力打拼来的。之前他没有参与建筑,但之后要在他手里守住。所以,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着这些土掌房,警惕着周边其他民族的头领,不让他们心存觊觎。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广西路改为广西府,以土官普德置府事;普得,又作普德,彝族姓昂氏,广西府第一代土知府。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者满作乱,杀死上任土司,职位由子昂觉继袭。时至广西府第五代土官知府昂贵,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袭职……
这段族谱,昂贵每天起来,在用冷水洗脸后,都要默默地背诵一遍。
他要在每天最清醒的时候提醒自己:广西府土官知府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在他之前的每一代祖先,都是用热血捍卫着自己的领地;他也一样,不但要捍卫住自己的疆土,还要世世代代地将疆土传给子孙。
“哧——”猎猎的山风中,又是一声轻响。
这次,是昂贵在风中伸出了他的左手,五根青筋暴露,但像鹰爪一样地手指,在风中撕过一声轻响。他的手指能撕开野兽,是一双当地彝族汉子莫不敬畏的手。也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双手,才使他在当地有着无人能及的威望。
随着他的手指伸开,身后悄悄出现了一个身材瘦小的仆人,将一根粗大的竹烟筒,恭敬地递到那只手上。随着火镰的一声轻响,一缕青烟在山顶的风中迅速飘散。
昂贵坐下来,坐在土司府的门槛上。
门槛厚而古朴,上面已被践踏得有些凹凸。昂贵坐上去有些不舒服,但他却很喜欢这种感觉。多年来,千万人来土司府拜访,踢得门槛都有些破损了,这些是土司府的荣耀,他很珍惜。
他粗糙的大手,慢慢抚摸过门槛上的凹凸,顺手摸在了右边门槛下的石雕上。
这些石雕上的图案,他闭着眼都了如指掌。
触手之处的图案,是两个持关刀的男子、旁边是一个弯弓如月的男子,一个男子被抛在空中——童年的时候,他就喜欢骑在门槛上,专注地抚摸着这些石雕上的小人。这些石雕上的内容,都是他祖先征战的故事。
尽管数十年后,他从一个顽童成为这个土司府的主人,但还是改不了这个习惯。
每天早上,都还是会习惯性坐在门槛上抽会烟,用手掌抚摸着这些熟悉的石雕。石雕上细小的部分已经有些残缺,那是外族的豪强攻打土司府时,箭簇射在石雕上,射崩下去一些石屑,导致石雕有些残缺。
每次抚摸石雕,他的手指在残缺的部分,总会多停留一下;以至于他经常抚摸的这个部位,都有些光滑了。他总是在提醒自己:从今之后,绝不会让外族豪强再来毁损一点石雕,也不许再来掠夺他的一分一毫疆土。
坐在门槛上,大部分的土掌房,从他的视线里消失。
他的目光看着土司府外宽敞的石板地面和矮墙,这里是彝族部落和其他部落的人来朝拜时等待的地方。热闹的时候,这里挤满了战战兢兢的人群,连声大气都不敢喘。但现在是清晨,还没人敢在这个时候来打扰他。
所以,他喜欢在这个时候,安静地在这里坐一会儿。
矮墙外面,是古朴倔强的滇朴。
这种土生土长的树木,也是昂贵最喜欢的。透过滇朴的树梢,他的视线掠到了更远的山巅。土司府和他脚下的“城子”坐落在南、北飞凤山坡,东临龙盘山,西接玉屏、笔架山,北对木荣山,后枕金鼎峰,占尽了风水和地利。
所有的一切,让昂贵很满意。
所以,他决不允许外族稍微对他和他的疆土有一点不敬。
事实证明,昂贵确实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勇猛捍卫了他的理想。以后的若干年里,在昂贵的鼎盛时期,他也曾扩建土司府、江西街,将山下打造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当然,这也给他带来了财源滚滚。
对此,也一直引以为豪。
……
一念谜是众生,一念觉便是佛。
600年后,当年的昂贵和他的后人都已经灰飞烟灭。
600年后,土司府还依然耸立在飞凤山顶,土掌房还照旧鳞次栉比地镶嵌在山下。牧牛的彝族孩子,还是哼着彝族小调,在夕阳西下时悠然地回到他熟悉的土掌房里。对孩子来说,这里就是他的家,生活着他的父母兄弟。
600年后,孩子已不知道昂贵是谁,但却知道眼前绵延了几百年的土掌房里,曾一代代孕育了他所有的祖先。
来自无极,归于虚空。
对昂贵和那些曾生活在土掌房里的彝族先人来说,土掌房永远就是他们的家园,是他们魂牵梦萦的故乡。
粮囤边的土狗
清晨的阳光,再度照射到山顶的土司府。
长角的水牛,在土司府外面的山坡上,悠然啃食着青草。牧牛的童子坐在土司府的门槛上,托着腮望着远处的山色。
600年后的孩子,没有了昂贵当年坐在这里的雄心壮志。
他只希望牛儿早些吃饱,好回去吃热乎乎的早餐。一碗饭、一碟酸菜和几块煮熟的洋芋,就是孩子所有的期盼。
清晨的风中,传来小伙伴的声音。
从门槛上跃起,孩子的身影,迅速消失在土司府下面的土掌房中。
城子古村的土掌房最多的达17层,少的也有10层。
土坯筑墙,墙上横搭木料,密铺木棍、茅草,再铺一层土;洒上水,然后用石头一层层夯结实,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就这样建成了土掌房。
一幢幢房屋依山而建,层层而上,形成一级级的台阶。
每座房屋上下相通,左右连贯,层层叠起,下家屋顶是上家的庭院,家家有屋顶,家家有庭院。只要进入一家,就可以从平台进入另一家,直至走通。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
城子古村的村民,就像这上下相通的房屋一样不防备,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外来的游客,可以随意走进村子里的任何一户人家。每家都会有个小院,屋檐下、墙壁上挂满了包谷;院子里晒着衣物,充满着浓浓的农家气息,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孩子的身影,在土掌房中出现、又消失。
每家的房顶上,都有用竹条和竹子围成的粮囤,里面是干透的包谷。
此时是初夏,河谷间的阳光已经有些热辣。趴在囤边阴凉里的土狗,懒散地看着孩子们在粮囤间穿梭。对于孩子们的这些游戏,它看得多了,于是将嘴拱在地上,看着远处的一幕。
对它来说,这一幕比看那帮经常在跑动中踩到它尾巴、或者不小心踢它两个滚蛋,还要在它的屁股上补上两脚的孩子要有趣得多:一只邻居的鸭子,捏动着臃肿的身子,沿着斜坡来到另一家的房顶前;稍微扭动一下,就笨拙地跳到了这家的房顶上,来找其他的鸭子“串门”。
在土狗的身边,有一截烟囱似的管子,上面压着一块石板。
每次看见有陌生人来,土狗都会知趣地走开。
因为,每次导游都会向那些陌生人介绍:“泸西县永宁乡城子古村,地处两州(红河、文山)三县(泸西、弥勒、丘北)鸡犬相闻之地,距泸西县城25公里。拥有云南最具特色彝汉结合的的独特古村落景观,土掌房规模巨大,历史悠久,有明代昂土司府遗址。由于昂土司府的存在,使城子成为当时滇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然后,漂亮的女导游还会问:“你们知道那根管子是干啥用的吗?”很多陌生人都会掀开那块石板,趴在管子上,往里面看上半天;然后,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判断。
但是,他们的结果都是错误的。
“这些管子其实是输送粮食的管道。”导游指着远近屋顶上晒的金灿灿的包谷介绍:“彝族群众很聪明,在晒干包谷粒后,都是用撮箕撮起晒干的包谷,从这个管道里将包谷倒下去;下面,就是彝族群众的粮仓……”
这个说法,让很多外地人叹为观止。
等陌生人跟着导游转到下一家,土狗才重新趴回到自己喜欢的阴凉里;半闭着眼睛,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悠闲。
不远处,牧牛孩子的身影又出现了。
住在将军第的老人
“窝棚不好住,野兽多可恶;风雨来侵袭,洪水淹大路。阿嗄小伙子,教人盖土库;男人扛栗树,女人挑泥土。柱子怎么砍?留到丫杈处;柱子怎么支?篱笆来围固;柱脚怎么支?石头来垫住;柱摇怎么办?篱笆掼泥土……”
牧牛孩子在房角吟唱的这首彝族世代流传的建房民歌,就是土掌房的建造工艺。
“相传,古村中一位叫阿嗄的彝家小伙,为改变村民住洞穴、栖树枝的原始居住方法,在飞凤坡顶,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后,到山中砍来六百六十六棵栗树,挑来九百九十九挑粘土。用土筑墙,墙上横搭木料,密铺木棍、茅草,再铺一层土;土皮头洒水,然后用石头一层层夯结实。就这样,一幢幢左右连接、上下相通的土库房,就在飞凰山坡被建造出来……”
这个传说,是城子古村的彝族先民们,一代代传颂下来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土掌房的结构样式也在不断地完善。
到了元代,开始出现二层楼房,特别是明代的“昂土司府”、清代的“将军第”,建筑风格上既保持了土掌房平顶的特点,又融合了汉族四合院厅堂雕龙画凤的建筑艺术,形成了彝汉结合的独特的建筑风格。
城子村古村分为小龙树、中营、小营三部分,小龙树为最早建盖的土掌房;而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村寨依次向中营、小营发展。
全村完整的保留了举世罕见的代表古人利用适宜地形、当地材料和较为先进技术建造的、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东暖夏凉、造型独特、结实耐用的土掌房群落,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古村现存民居的建造年代,有一条非常清晰的脉络。
明成化年间,土司昂贵在飞凤山上建土司府、江西街,至今已600余年。在昂贵鼎盛时期,江西街房屋林立,店铺相连,后毁于兵火。
《广西府志》卷之三:建置(附官置)第九页记载“……明洪武十四年,颖川侯傅友德,平西侯沐英克云南该路为府,以土官普德领之,传至昂贵,以不法事,于成化十七处(1481)年革职,改土归流,领师宗、弥勒、维摩、三州十八寨所。
当年意气风发的昂贵,估计怎么都想不到他有一天会被“革职”和“改土归流”。离开他经营多年的土司府和土掌房时,估计他老人家的心情一定很糟糕。
古村现存历史最长的房屋,为小龙树二十家人。
一位老人说:此房建于清雍正八年,至今已270余年。当时为二十四家人共同建造,旁屋顺等高线于同一水平面上,样式为最原始的土掌房民居,无窗子,房屋围护结构均为泥土夯制。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城子古村的李德魁被朝廷封号锐勇巴图鲁,所住居宅称将军第,矗立于城子村腰。房屋建筑为土库房屋顶,屋檐以下皆雕梁画栋,极尽天工。
如今的将军第里,居住着10多户人家。
81岁的张海兴和80岁的妻子杨兰英,在这里已经居住了半个多世纪。两位老人有5个儿子和3个姑娘、下面还有10个孙子和5个孙女。从土地改革那会儿,因为家庭贫困,他们和一些彝族困难户就入住将军第。
如今,老人苍老的如同将军第。
他要出去田里拔几把青菜,于是,缓慢地将古旧的木门拉上。之后,沿着印满岁月沧桑的台阶,和老伴拉着手,缓慢走向田野。
对他们来说,出去时从没有锁门的概念。在这里居住的彝族人,每次出去时都是将门拉上,回来时将门推开。
老人走到村口时,又看见牧牛孩子的身影。
“这个娃啊,调皮得很。”老人念叨着,搀着老伴继续走向田间 ……
时光转换的古城子
走进城子古村,狭窄的道路、紧凑的民居、古旧的农具、迷宫般的布局,夹杂着空气中弥漫的牲畜的草料和粪便气息。
所有的一切,让人恍然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了600年前——
身着彝族服饰的妇女,走在前面狭窄的巷子里,背着大大的箩筐和满满的物什,步履沉重。身后的彝族汉子敞开胸襟,肩膀上扛着沉重的木犁,水牛喘着粗气跟在后面……
600年后,巷子里依然行走着脸色黢黑的彝族汉子和彝族妇女。
那把沉重的木犁,依旧摆在街边的门口,古朴而陈旧;那头水牛就站在木犁边,好像随时都在准备着去田里犁田。
时光交错,瞬息转换。
600年的时光,让沧海变桑田;但在城子古城,时光好像静止了——山顶上高耸巍峨的土司府的门槛前,好像昂贵还在披襟而立;他视线下的层层叠叠的土掌房,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岁月雕刻,依然那么坚固如初。
山下牧牛的孩子,钻到了一户人家的屋里。
屋里的布局很紧凑,大门上方托起一个空间,是当地人独特的“三台”布局。站在这个空间里,可以看到山下的所有动静,也可以看到高处的瞭望台,这里也是天台。
这里的主人姓王,是祖祖辈辈的土著居民。
在光线稍暗的房间里,挂满了各种精致的彝族刺绣和装饰品。每当看到外地人进来,他都会憨厚地笑笑,便宜出售着这些在外面很难见到的纯手工艺品。
在对面的一间屋子里,他的妻子在精心刺绣着彝族服饰。
她做得很专心,一针一线地传承着祖辈们留下来的手艺。在云南的很多地方,很多彝族的女孩子,已经不再会做这些针葒。而在城子古城,每个彝族女子都还在固守着传统。
“在我们家里,还留着一个‘避难洞’。”王师傅憨厚地笑笑,带领大家去参观现在已经保存很少的“避难洞”。
在一间不起眼的小屋子里,挪开悬挂的壁龛,里面是一个小洞口,钻进去看一下,是一个方形的土洞。“土洞不大,但遇到匪患时,足以藏匿一家人。”
避难洞的历史,王师傅说不出;这座古宅的历史,王师傅也说不清楚。他很小的时候,就在这里生活;而他的祖辈,也在这里繁衍生息。
光线幽暗的屋内,仿佛还遗存着祖先的气息。
从“三台”望下去,大半个古村尽收眼底,远处是碧绿的稻田,再远处还有喧嚣的现代文明。而回过头来,这里依旧是古村,是蕴藏了600年历史的古村、古宅、古树、古人……
“房内怎么隔?一间人睡处;一间装实物,一间关牲畜。前边安道门,方便人出入;野兽进不来,风雨门外阻,过上好日子,彝人少辛苦……”牧牛孩子的建房歌,还在古村里回荡;但是,却已看不见孩子的身影。
在古村里,孩子像一条鱼,可以自由地游弋在村落的任何地方,出现在任何一个小伙伴的面前。
暮霭渐沉,山顶的土司府里有一缕青烟飘过,是土司昂贵还在抽他的竹烟筒吗?山下的水田边,传来一声水牛的低鸣,是呼唤贪玩的牧童吗?夜风吹拂过古村落,将村落淹没在黑暗中,也淹没在历史中。
600年前的夜晚,也是这样安静吗?
结束语:
泸西,山温水暖,风光秀美,古彝汉风,既有着江南小家碧玉般的秀美,又有着红高原山川的大美,再加上不快不慢的生活节奏,让你可以在这里优雅的生活、诗意的栖居——这,大概也是很多在惯泸西的人不愿再离开的原因。
走进泸西,走进古老的城子,走进幽幽的古洞,走进迷人的黄草洲、观音山、吾者温泉——你会为红高原泸西的历史、文化、生态、民俗、产业等着迷;当你深入了解泸西悠久、深厚、古朴的文化底蕴——你会深深地感受到每处都是值得驻足凝视的文化瑰宝。
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遇见。
至美泸西,大美红高原,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走红运、享齐福”的神秘力量,必将让每个踏足泸西的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总会梦归泸西、情归泸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