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民博会圆满闭幕,系列宣传专访曲靖麒麟区陶瓷协会
专访曲靖麒麟区越州镇潦浒社区书记,麒麟区陶瓷协会会长许太明
专访曲靖麒麟区陶瓷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陶原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舒红飞
专访南中御古坊何鹏达
潦浒聊陶
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陶方法,木材是烧窑的最主要燃料,烧制陶瓷时一般用匣钵罩住瓷胎将木灰与火隔离开,避免与之直接接触,使产品的釉色面貌保持一致,在釉面上落了灰或胎体上走了火的痕迹,这在中国古代社会正统的制瓷标准中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都是不能欣赏的,认之为“瑕”。
在传统观念里,陶瓷都是以洁净整齐为佳的,窑工们之所以发明了匣钵,千方百计地把陶瓷和窑灰隔绝开,就是为了得到光洁的釉面。 督窑官之所以不惜成本地砸掉一切带有铁点、变形以及落灰的器具,就是为了保证出产器皿的“完美”,因为当时人们有一个很明确的观点一一带着落灰的、形状不规则的陶瓷就是次品。 但我认为这种观念,是源于宋时诞生的“官窑文化”及宋代之后的陶瓷“精细文化”的影响。中国制陶传统在这一时期的审美发生转折,甚至“扭曲”。 做为中国传统美学应该在宋之前的审美取向是包融和多样的,“古拙之美”“禅寂之风”“五行幻化”无不张显一种平和、自然、宁静、与低调的韵味与意境。 在此不得不认可我们的邻国日本在这一审美观点上对中国原始柴烧陶瓷风貌与寂侘美学的保持与完善。可以说由宋时传入日本之后是众多陶瓷艺术家追求的时尚,日本至今陶瓷酒茶器的古拙禅寂之风流行不绝。
然而,中国陶瓷却至此以后一直受宋后官窑文化及贡品雅器思潮的牵引,以至千余年的时光仍追逐“精白陶瓷”和“精细工艺”。 但由于“官窑名器”的上层文化与“民窑俗器”的生活器皿的需求和消费的缘故,在民间依然保留下来不少的民间粗陶、无匣钵简单烧制的乡野制陶窑坊。 云南曲靖越州镇潦浒龙窑遗址及潦浒民窑粗陶集群,无疑是这一典型的地区。 潦浒龙窑柴烧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传承,以“明永乐”年间的长达110米的古龙窑遗址和现存的12条龙窑薪火不断足见曾是重要的“民窑”产区。 潦浒至今仍采用人工配泥、牛踩手揉、拉坯成型、无匣钵裸烧素陶和釉陶,足见当地偏远宋时“精陶”文化审美的取舍,拟或民用“有瑕”器皿的无所谓。
“偶得方是天意,原生无形长存”,随着日本、台湾柴烧窑变的传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回归,我们似乎在潦浒龙窑柴烧中看到了中国宋前古拙陶文化的影子和日本、台湾柴烧审美的前身。 潦浒今天的龙窑柴烧似乎保留了原始简单烧陶的记忆,存留火痕、落灰、结晶,却给了我们不同的陶艺审美,较日本柴烧更为简洁、古朴和原生,无求于泥土的添加和窑炉的改造。 潦浒得天独厚的保留着土龙窑的窑型,和“简单”无忌讳落灰的烧陶之风。然而这里更令人兴奋的是,潦浒有储量丰富的高温陶土原矿。潦浒粘土含氧化矿物质丰富,氧化铁含量适中,并且砂土以石碤沙为主,粘土和沙土配合而成的陶泥耐火温度可高达1300摄氏度左右,且不含高岭土,不石化玻化,属铁系纯正土陶。
这种陶土在1200摄氏度以上时木灰熔融与陶壤中的氧化铁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自然落灰釉,呈现出斑斓的色彩和铁锈结晶,拥有浑厚内敛的质感。其“火痕”与“灰釉”所构成的人工无法达到的阴阳变化美妙纹路是天留古风。 这种潦浒柴烧陶烧成的无釉素陶茶器不单古拙质朴、低调大方,原料更是取自天然,完全没有霉素,透气良好有净化茶汤的效果,同时柴烧茶具经过长时间茶汤滋养,色泽更加温润苍拙。
另外,潦浒粗陶属少见的高温纯陶,强度高硬度好,具有颗粒质的呼吸系统,并且由于耐火烧成温度高达1300度不变形,故亦可用釉或青花、釉下彩装饰等,且有着质底古朴、面貌沉着大气的厚重气质。利于陶艺的多元化发展,低至生活器皿盘、碗、罐的实用开发,高可付于艺术化塑型、装饰并天人合一的自然柴烧窑变,且每件作品将是独一无二的独特古风。 所以,我认为潦浒柴烧“存古于野、传承于古、造化于今”一定是陶艺人应当珍惜并执着追求的神奇资源。(云南潦浒众生陶/王晨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