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各地新闻>正文

南阳市教育工作改革创新探析:让教育为万千家庭增添幸福感

时间:2021-07-29 16:54:23    来源:南阳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四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重视教育的程度前所未有、基础设施扩容增量的速度前所未有、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教育事业突破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


高考捷报传,教育硕果丰。2021年我市普通高考质量顺利实现“十一连增”:

全市本科一批上线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9557人,比去年增加2339人;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达历史最多,40名北清学子分布在市一中和8个县,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清北”;

完全学校“首战告捷”,第一完全学校实现了高考质量“开门红”,为完全学校成为我市教育新的质量增长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普通高中“遍地开花”,一本总量全面提升、县县有增长,通过分类指导、推进课改等途径成功破解了“县中沦陷”问题……

师德师风建设成绩斐然,先后培育出了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张玉滚,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郭春鹏,河南最美教师、全省师德标兵陈俊德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兴教育才,为政之先务。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和良心工程,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强投入、促改革、提质量,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四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重视教育的程度前所未有、基础设施扩容增量的速度前所未有、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教育事业突破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5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615.5亿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推进20所完全学校和市一中新校区建设,总投资120亿元,新增学位12万余个;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2万余名……“立德树人”“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等一系列关键词绘就了南阳教育多姿多彩的生动画卷。


扩充教育资源

走出均衡发展“南阳路径”

时下,走进中心城区的每一所完全学校,标准化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绿树环绕的林荫道、现代化的实验室等让人耳目一新。

为迅速扩充教育资源,市六次党代会决定实施中心城区完全学校建设五年计划:从2017年起,五年内每年在中心城区新建4所完全学校。目前,8所完全学校已全面招生,在校生30112人,占中心城区在校生的近十分之一;2019年度、2020年度8所完全学校加快建设进度,今年秋期投入使用;2021年度4所完全学校已经开工建设。在加快完全学校建设的同时,我市以“全国领先、省内一流”为目标,大力支持完全学校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战略,通过市属优质名校帮扶,和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战略合作等形式,实现纵向一体、独立发展,横向联动、借智发展。

作为首批建设、率先开工、率先招生的市第一完全学校,今年首次参加高考就取得了一本率高达46.88%的优异成绩。学校秉持“陪伴引领,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从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教育情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方面对教师进行培养、考核,打造出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卓越名师“梦之队”。

努力为每个孩子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不仅“有学上”,还要“上好学”。我市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城镇扩容、“全面改薄”等重大教育项目,各县市区累计投入超百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按照时间节点历史性完成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任务,探索出了穷市办好大教育、高质量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南阳路径”。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中心城区对部分教育资源按照现有必用、能用尽用和先易后难、批次推进原则,通过四年“三步走”进行整合,增加基础教育学位22890个。审慎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累计投入改善薄弱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资金29.3亿元,超出原计划的30.22%;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3.6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338所、新增寄宿学生4.9万人,提前完成了省定目标任务;所有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定“20条底线”要求。


实施“三大工程”

创出队伍建设“南阳经验”

教师是立教之本、强教之基、兴教之源。近年来,我市紧紧依靠教师、相信教师、尊重教师,实施“三大工程”,培育出彩教育人,为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实施尊师重教氛围营造工程。南阳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兴学育才之风更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实地调研、现场办公,为教育改革发展把脉问诊、解决困难、寄予厚望。2017年以来,我市连续四年采取视频会的方式召开全市教师节大会,直接开到乡镇一级,市主要领导全部出席,隆重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全市产生了深远影响。市慈善总会整合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和社会力量建立长效资助机制,牧原集团设立牧原教育基金,福森药业等本土企业投资兴学,全民支持教育成为社会新风尚。“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的氛围在南阳大地日益浓厚。

实施师德典型引领工程。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每年组织评选“南阳最美教师”“南阳最美乡村教师”,组成报告团巡回各县区作先进事迹报告,每年都有近2万名教师受到教育和洗礼。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媒体开设“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基层教师风采录”等专栏,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近年来,我市5名教师被评为“河南省最美教师”,全省第一;镇平县张玉滚老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全省唯一;全市师德师风建设经验在2019年全省教师大会上书面交流。

实施长效机制构建工程。我市把补进教师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将“每年补进数量不低于自然减员数量”纳入对各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全面清理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探索“人事代理”和顶岗实习制度。2014年以来全市共补进教师32915名,缓解了教师编制不足的难题,基本上实现了“学有所教”。

作为一所承载着辉煌与荣誉的百年名校,南阳市一中在2021年的高考中再创佳绩:应届一本进线率达93.3%,15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456名学生被“985”大学录取,1080名学生被“211”大学录取。成绩的取得源于学校薪火传承、勇于改革的教学理念和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团队捆绑等办法,撬动全体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名师名家不断涌现。目前,学校拥有基础教育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特级教师4人、正高级教师4人、省级名师和骨干教师94人,为打造“百年老字号”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突出地域元素

打造立德树人“南阳品牌”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市坚持“党委政府主导、突出南阳元素、强化德育引领”,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逐步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凸显地域特色的中小学德育新局面,培育出了以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李家帮和王森洋、全国首批“新时代好少年”张晓茹为代表的优秀少年,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市”。德育教育已成为南阳教育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立足“高”字抓谋划,凸显“德育为首”地位。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深刻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丰富内涵,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完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成立高规格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挥部;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八项内容”“六大机制”,为加强和改进全市德育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紧扣“实”字做文章,突出“三全育人”要求。在全省率先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科”,专门负责全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确保每周小学低年级思政课不少于2课时,小学高年级不少于3课时,初中和高中不少于2课时。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挖掘地方资源中的德育因素,编写德育校本教材。丰富校园活动,突出活动育人,组织“清明祭英烈”“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系列活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注重知行合一,突出实践育人,实施“百校万人出校园”,每年组织中心城区近百所中小学校、2万余名师生走出校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投资1.2亿元的南阳市综合实践基地建成投用,全市建成12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227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基本实现少年宫乡镇全覆盖。

春风化雨千山绿,桃李满园硕果香。一座座美丽校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批批学子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一项项荣誉见证着我市教育砥砺奋进的历程,南阳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内蕴巨大活力、外显独特亮点的南阳教育,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启南阳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创造无愧于南阳人民的崭新业绩。



责任编辑:王泽涛 王宝玉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