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它代表城市形象、反映城市特色、展示城市景观、诠释城市面貌、揭示社会关系。街道对城市的重要性是公认的,一个城市有必要、有责任、有义务把街道规划好,设计好,建设好,管理好。
首都北京,近年来大力开展并持续推进街道精细化治理工作,从重点大街到背街小巷,既有自行车通行条件的改善,也有行人休闲和交往空间的营造;既有街道整体景观环境的提升,也有街角小微公共空间与特色风貌的塑造。在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街道在变美、变安全、变舒适、变得有人情味。
作为一位普通市民和从事街道规划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一只眼睛见证了北京越来越多街道的快速蜕变,另一只眼睛却目睹了一些街道在精细化治理的大军中,渐渐迷路、跑偏,越来越奔向一条充斥着不协调、不美观、不人性化,最终不受市民欢迎的街道。其中缘由,可能是盲目学习国外经验和做法,可能是追求数量而不顾质量和效果,可能是好大喜功,可能是顾此失彼,可能是忽视了原本不该忽视的东西。
那么,这些不协调、不美观、不人性化、不受市民欢迎的街道,是否能变成美好的街道?回答是肯定的。以下就来说一说。
一、自行车道彩色铺装:慎铺
给自行车道铺上彩色沥青,是2012年以来北京市自行车交通出行环境改善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目的主要是宣示自行车交通路权,引导骑车人规范骑行,同时警示小汽车不要违规占用自行车道。近几年来,伴随着北京自行车交通环境改善步伐的不断加快,彩色自行车道也越来越多,有的是全线彩铺,有的是局部彩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