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焦点新闻>正文

童书尺度引热议:选书焦虑折射教育焦虑

时间:2020-08-18 16:28: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中新社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 应妮)关于童书尺度的热议,随着“作者回应童书中动物异性相吸片段”的消息再度登上热搜榜。童书该不该有自杀、性情节?童书是否需要分级制?童书尺度一再引起热议的背后,到底是被怎样的情绪所支配?

  “排雷书单”掀起“阅读保卫战”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淘气包马小跳》《狼王梦》等名家作品都在这份“排雷书单”中。

  “我并没有摔到地上,却坠入了一个绚丽无比的隧道里。”“我受不了练钢琴了,不想练了,都想自杀了……”类似自杀描写和言论出现在前两本书中。

  日前,作家沈石溪在上海书展回应关于《狼王梦》等作品中描写动物"异性相吸"片段时则说,“我自己是认为无伤大雅。当然有的家长有的老师可能觉得,这个不适合年龄太小的孩子阅读。那我们也会做一些更正,比如出版社会要求我做一些修饰,模糊一点或者把敏感的句子去掉。”

  其他一些童书也被指有描写不良习惯、负能量较多等问题。其中,《米小圈》被质疑“偷奸耍滑”“给同学起外号”,连著名作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也被指部分内容“涉黄”。

  据悉,《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一书已全面下架;《淘气包马小跳》新版本中也已经删除了相关敏感内容。那么,家长发起的这场“阅读保卫战”就算是大获全胜了吗?

  分级阅读是否有必要?

  无可否认,中国童书市场份额之大,的确让很多出版社垂涎,近年来诞生了一批速成童书,进而引发各种价值观的问题。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陈远建议,童书出版前须经儿童教育或心理学等专业人员审阅把关,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童书出版相关人员的专业指导培训。

  与此同时,网络上关于童书分级的呼声很高,但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个建议并不实际。

  慢学堂创办人,新阅读研究所中国幼儿、小学基础阅读书目专家组成员李一慢向中新社记者表示,说到“分级”,不能仅用年龄来划分,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力。同年龄的孩子,阅读能力都会差很远,用年龄划分肯定是不合理的。如果引入“阅读力”概念,每个孩子千差万别,如何确定划线标准,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困难。“从小看图画书长大的孩子,接受文字书的能力一定远远高于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如果是一个班的同学,同时指定相同的课外阅读内容,得到的反馈和效果可想而知。”

  儿童文学评论家安武林也认为阅读分级实际意义不大,“我们不能因为书中的一些细节而否定整部作品。家长本身应该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在选书时,要对孩子阅读的书提前把关、多多留心,及时给予正面引导。”

  选书焦虑折射教育焦虑

  “与其排雷,不如躬身入局”,李一慢坦言。

  他认为,微博上“童书排雷”始发者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与其去排那些雷,不如直接多读“有趣、有用、有益”的好童书。在阅读这件事上,家长不能偷懒,自己要去读书,把好书推荐给孩子,和孩子一起读。“太多家长一边督促孩子要多看书,一边自己拿着手机刷得不亦乐乎,这是没有用的。”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儿童文学评论家李东华认为,童书不能把有些容易引起少儿不适的内容诸如性、暴力等直白地、不加遮蔽地呈现出来。同时,它又要能够直面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难题,包括性教育、死亡教育等,给予儿童温暖的抚慰和真切的指引。

  “一定程度上,家长的选书焦虑折射的是教育焦虑”,李一慢说,童书阅读其实背负了太多来自家长的教育焦虑。家长希望孩子多看书,又不知道如何选书,盲从一些通俗的书单,或者大家看什么书就随大流;一方面担心自己孩子看书少了会焦虑,另一方面看到书中写了死亡、爱情,就又焦虑是不是会自杀或早恋。“事实上,让孩子适度接触这个社会的真实面,建立信任、及时沟通,当孩子的领路人,帮助他们辨别善恶美丑。这不正是父母的责任吗?”(完)

责任编辑:梁辉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