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热点评论>正文

练岚:基层防疫不能无视群众切身利益

时间:2022-11-29 12:59:29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近日,基层防疫引发的群体事件频发,并引起舆论关注。基层干部既要做好防疫,又要做好日常千头万绪的服务工作,殊为不易。疫情防控本就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搞“一刀切”“层层加码”,要“懂防控”,更要“懂民心”。最近,从各类媒体披露的与防疫有关的民间疾苦和呼声看,即使可信度只有百分之十,也足以让人揪心和震撼!

随着春节越来越近,疫情防控不能松懈。涉及群众的问题,要准确把握群众心态和情绪,粗暴防控绝不可取。如果缺乏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的能力,误把堵截当防控,势必产生相反的作用效果,防控未见得收获实效,还容易引起群众负面情绪。特别是大范围、长时间的封控,使得许多民众在就业、收入、生活、医疗、心理等方面的承受度、容忍度已经达到极限。使个别基层社区在防疫方面出现了负面舆情,造成部分群众将录制的个别防疫人员违规违法视频、录音发到网络上。个别基层在防疫上走到这一步,关键是个别决策者没有与群众有共情之心,执行者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2022年6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就宣布了包括不准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不准随意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提供医疗服务,不准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等"九不准"规定。但近半年来,违反"九不准"的事件仍频繁发生,医院推诿拒诊、延误救治致死人命的实例多次曝光。这就说明,防疫抗疫中坚持群众观点,维护群众利益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疫情防控也是一场重要的法治实践,对防疫中的违法行为一定要严格尺度、依法处理,要主动做好服务,让群众暖在身边要普及好防疫知识政策、多为群众解忧解难引导全体人民群众遵守法律,只有真正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才能在基层树立好法治政府的形象

疫情防控当然要不折不扣坚决推进,但要有思路、讲方法,防控精准、秉持科学,要防疫但不能违法一些基层社区以文件取代法律,甚至拿不出任何官方文件仅凭街道办口头指令就封控道路和小区,有的小区物业居然也告示限制住户出行。至于随意封门、甚至破门而入,强行拉人隔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严重损坏了政府形象。三年来出现个别基层社区野蛮防疫和违法抗疫行为说明,一旦有事,一些决策部门首先想到的不是依法办理,而是依权推进。这说明我国还没有真正走上依法治国的轨道,不少领导干部还没有树立起法治观念,"权大于法"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基层社区面对的是千家万户人民群众,人员多,情况复杂越是遇到复杂情况,越是要靠“科学”和“法治”做好评判只要符合法律和程序,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防疫抗疫中必要的封控管理,广大人民群众是理解、配合和支持的。但防疫关系千家万户的核心利益和日常生活,必须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进行,不得随意决策,更不能朝令夕改。以封控为例,一些地方说封就封,且封控的范围随意扩大,封控的时间随意延长,有的长达二三个月。有的绕开"九不准"和防疫20条规定,以"临时管控"、"流动性管理"等名目,限制非高风险区以外的居民出行自由,群众反映强烈,也失去公信力

一些地方官员为保官帽,动辄静默,过度防疫,如限制农民下田、居民下楼,导致大量企业倒闭、破产、关停,员工失业。这些防疫措施既不符合国家"九不准"规定,也严重违反常识和民意,给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老百姓没有了收入,但房贷、车贷分文免不了。数据显示,我国将近43.4%的家庭有房贷,很多年轻人都是寅吃卯粮,有的靠啃老维持生计。郑州某区域统计,今年交暖气费的只有去年的55%,这与居民收入下降和预期转弱有直接的关系。

对于民众的倾诉、呼吁或者批评,有的地方不是虚心听取,认真改正,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而是采取指责、甚至威胁打压的做法,背离了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也给持续开展抗疫防疫工作制造了障碍。

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但一些地方政府还是陷入了把防控疫情和发展经济对立起来的误区,防疫高于一切、防疫冲击经济社会秩序的现象比较普遍,由此导致百业萧条,大量小微企业生存困难,许多群众就业无门,收入锐减,购买力下降。2022年双十一全网交易额仅为5571亿,较去年减少4080亿,同比下降73%。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全面贯彻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精神,落实好党中央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克服一些地方防疫抗疫中存在的脱离群众的偏向,把防疫抗疫、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建立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支持的基础之上。

防疫抗疫不是一般的行政工作,需要科学的指导,因此,要相信科学,相信数据,让科学和科学家有更大的话语权。新冠疫情肆虐三年了,病毒多次变异,抗疫的形势、特点和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要借鉴国际经验,对疫情扩散、救治等进行新的研判,要按照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精神精准施策,不能再无休止、无节制、简单化地再封控下去了。同时,要对疫情防控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和民生造成的冲击及后果,有准确的研判,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如果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各种问题和风险都会暴露甚至激化。还要对当前的民情民怨充分估计和研判,防止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各地在防疫抗疫中,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不听群众意见、无视群众福祉、违法枉法、粗暴防疫,侵犯人权,侵犯群众利益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的案件,事实上干扰了中央的防疫大局,恶化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陷入了塔西佗陷阱,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各有关职能部门,应该根据群众反映,抓一批这方面的典型案件,严肃查处严重损坏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予以公开处理,以修复干群之间出现的裂痕,恢复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防疫抗疫,是对我国各级政府依法治国和社会治理水平的一次检阅。在我国三年的抗疫过程中,出现不少有法不依、无法为天的事件,法治环境遭到一定破坏,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走上依法治国的轨道。我们的一些干部,不懂《宪法》《民法》《刑法》《紧急状态法》这些大法,也不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防治法》《消防法》等专门法,脑子里没有依法办事的观念,习惯于口号治国、文件治国、会议治国,头脑里还是"权大于法"的旧理念旧习惯,于是,就出现了基层单位宣布辖区进入"紧急状态"的荒唐行径,出现了警方仅凭卫健委通知深夜破门抓人隔离的违法行为,出现了封控小区把消防通道一并封掉的可笑事情。现在看来,要利用防疫抗疫,有必要对各级干部进行一次以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为中心的实战化法治教育。

坚持群众观点,维护群众利益,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坚持群众观点的重要性,指出:"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强调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防疫抗疫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群众观点,防疫抗疫的方针、政策和做法,都要听取群众意见,吸纳群众智慧,从而最大限度地赢得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部分评价来自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顶端新闻2022年11月26日喻新安防疫抗疫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评论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