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养生市场中掀起了一股热潮。这一理念强调食物与药物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许多食物不仅具有营养价值,还兼具调理身体的药用功效。
近年来,药食同源”产品凭借其“既食又补”的独特卖点,迅速走红,成为众多消费者追求健康生活的首选。然而,随着市场的火爆,行业内部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频现,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当前“药食同源”产品市场的乱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质量不一的产品。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甚至使用劣质原料,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更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其次,部分消费者对“药食同源”产品的认知存在误区。他们往往盲目跟风,对产品的成分、功效和适用人群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引发健康问题。这种盲目消费的现象,不仅浪费了消费者的金钱和时间,也阻碍了“药食同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河南省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江苏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大学药学院、郑州牧业经济学院、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焦作市中站区科协、怀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会秘书处、郑州大学药食健康研究院、仲景中医药产业研究院、河南普济圣药业有限公司、怀帮保和堂国医馆有限公司、黄河科技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进程健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汉方药业有限公司等21家单位的专家苗明三、郭敬东、郭向前、李瑜、刘晓永、张红印、张华、李家寅、郭水欢、申晓晔、曲姗姗、康明轩、练岚、秦广雍、李建军、程铁峰、郭 凌、郭黎莉、王志亮、王秀萍、郭潇潇、王亚飞、李国辉、赵喜亭、邵同先共同起草的《药食同源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经过半年多的论证、立项、起草、线上线下征询、反复修改、评审等多个环节形成,于2025年2月25日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2025年3月25日起正式实施。这个标准分为前言、术语和定义、加工工艺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配方要求、技术要求、厂房和车间、企业人员与培训、检验规则、检验 标签 包装 运输和贮存。整个标准的起草、制定过程得到了业内专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为后疫情时代高举中华民族优秀中医药传统,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弘扬药食同源文化精髓,推广食养食疗的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全民健康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标准的制定填补国内没有药食同源产品生产的标准,也是加强市场监管和促进“药食同源”产业健康发展的依据,对于夸大宣传、虚假宣传、使用劣质原料等行为,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绝不姑息。同时,还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药食同源”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确保“药食同源”产业在促进人民健康、传承中医药文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药食同源”行业将迎来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