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新闻>正文

逆流回乡卖豆皮 “姐姐力”就是“榜样力”

时间:2020-08-04 09:06: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逆流回乡卖豆皮 “姐姐力”就是“榜样力”

  选米、泡米、磨浆、烫皮、摊凉、切丝、晾晒,一张薄薄的手工豆皮需要整整一天的制作时间。学会这份手艺,90后姑娘程梦醒用了整整一年。

  2014年,程梦醒大学毕业,没有接受大城市好几家上市公司抛出的橄榄枝,而是选择回到家乡湖北省应城市三合镇三结村传承祖传手工制作手艺,创办了春华养生豆皮有限公司,做起家乡特色产品豆皮。

  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做豆皮,但当她毕业回乡时,发现正宗传统的手工豆皮正面临失传的危机。“我故乡情结挺重的,我的根在那儿,我的父母在那儿,家乡哺育了我,很多老手艺人连上网都不太会,如果大学生一个都不回去,家乡怎么发展?”

  程梦醒想把这门手艺传承、发扬出去,不让有历史的家乡味道消失。程梦醒很庆幸,她赶上了好时候,那一年全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政府出台很多帮扶政策,除了找工作,不少大学生立志返乡创业。

  兴高采烈回到家乡,程梦醒却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乡亲们不理解,卖豆皮能有什么未来?再说,一个女娃娃创什么业,净想出风头,太不安分了,找个稳定工作早点嫁人才是正道”。

  村里人被这个在大城市读过书的姑娘所作的决定震惊了,好不容易走出去了,为什么要回来?只有几个留在大城市的女同学为程梦醒打气,“说我有魄力,干了她们想干而不敢干的事”。

  程梦醒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质疑的声音越大,她就越想要把创业项目干好,用实际行动去击碎那些声音。刚接触豆皮制作时,她吃了不少苦,手上烫了一圈圈的泡,挑破、结痂、脱皮,反复几次,手皮厚了,也就不觉得烫了。“我的爷爷是摊豆皮的老师傅,父亲也是这么烫着烫着学来的手艺,传统的豆皮生意讲究的就是纯手工,熟能生巧的工艺,吃苦是必修课”。

  程梦醒坦言,刚毕业时想用互联网思维去整合家乡的产业,没想过需要吃这么多苦,但是若想让村民信任你,你必须得精通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不然厂里工人也会欺负你不懂,仗着年龄大,在重要环节‘撂挑子’,这个时候我就得有能力自己顶上去。”

  有一次切豆皮,程梦醒还差点儿将手指切断了。做豆皮是个特别累的活儿,早上6点就要起来泡米磨浆,晚上10点才能把几百斤的大米做成成品,因为豆皮成型后易碎,必须凌晨就开始切,一直切到天亮。切豆皮的刀需要磨得很快,稍微有一点打瞌睡就容易把手切到,父母的双手也都被切伤过。

  凭着这股子冲劲和韧劲,程梦醒说服父亲拿出家底,引进现代化机械生产设备,不断改良制作工艺,在技术、原料、品类等方面推陈出新。与此同时,她还抓住了电商的“风口”,建立了电商交易平台,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公司人员规模也从最初的父女二人发展到拥有员工30多人,解决了村里人的就业,也帮村民打开了销路。2018年,程梦醒还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带着刚出生的宝宝上了“两会”,村里人无不向她伸出大拇指。

  随着迈入30岁,程梦醒也有了新的烦恼。“20多岁时想的就是证明自己,努力过、尝试过就不后悔,失败了大不了重头再来。现在,我不再是一个人,身上肩负着大家的希望,要思考如何带领身边的人一起脱贫致富,因为只有我走得好,他们才能看到前进的方向”。

  如今,程梦醒将新建的分厂设在了贫困村,那里有很多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豆皮厂的到来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也带动了周边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农户种植的稻米、玉米、豆类等可以作为原材料销售到公司,豆皮生产余下的豆渣、米浆等则免费提供给困难群众喂鸡、养猪,让村民们发展家庭养殖,扩大增收途径。

  在很多更年轻的人心里,程梦醒就是乘风破浪的女创业者“本姐”,她们创业路上的领路人。“很多00后总说我是他们创业道路上的‘姐姐’,我以为是个尊称,这两天才知道是什么意思,原来我成了她们学习的榜样,姐姐就是榜样的力量。”程梦醒说。

  因为紧张的工作,程梦醒不能时时陪伴在女儿身边,这让她不免有些愧疚。孩子还小,特别黏人,一刻都不想离开妈妈,只要她换上正装、拿起公文包,女儿就开始伤心大哭,作为母亲那一刻心里别提有多难受。

  “我承认,的确还没有在家庭和工作之间找到平衡点。”若出差半个月,可能就会错过女儿讲出的第一句话,程梦醒既要奋斗,又不想缺席孩子的成长,这是她创业时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宛霏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梁辉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